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论里尔克诗歌与罗丹创作的互融研究
作者: 胡珺   鲁瑜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事物诗   里尔克  
描述: 二十世纪,诗人里尔克作为“物诗”代表作家,其诗歌经典之作与罗丹的作品密不可分,“物象”的画面感为诗人里尔克彻底打开了观察、感受和创作的新视野,罗丹的作品不仅真正完成了早期的主观向客观“事物诗”的转变,与抽象诗歌相比,事物诗增强了诗歌的场景感与感受力,多角度还原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
说“打……牌”
作者: 芜崧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语言知识   “打……牌”   语文  
描述: 说“打……牌”
校园流行语“面霸”
作者: 胡霞   汪慧娟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法   “面霸”   校园流行语   高校   词义   应届毕业生   就业形势  
描述: 校园流行语“面霸”
门肯《媚丑之欲》中的印象主义描写
作者: 刘芳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媚丑之欲   分析   印象主义  
描述: 门肯(Henry L.Mencken)出生于1880年,逝于1956年,是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知识生活领军人物,其以对现实进行夸大的风格以及对现实残酷生活的讽刺刻薄的写作手法著称。The Libido for the Ugly(《媚丑之欲》)是美国作家其所创作的具有一定现实写照意义的著名创作,是一篇掺杂着主观情绪以及主观印象主义因素在里面的描写文。本文针对《媚丑之欲》这本书的的各个方面展开多重主题分析,阐述了其印象主义的写作手法以及主题表现形式,以期为我国文学创作方面提供相关的参考帮助。
浅谈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绘画艺术
作者: 邹乐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艺术   《德伯家的苔丝》   美学原则  
描述: 把绘画艺术融于小说创作当中,这可以称得上是种独特文学现象,将哈代对于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深沉理解。该篇文章以德伯家的苔丝》绘画艺术为起始点,把该长篇小说细节描述之处绘画手段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阐释绘画艺术运用带来艺术效果还有作品主题深刻影响,希望探索出哈代结合绘画艺术深刻含义,希望为以后相关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碳足迹”与“低碳族”
作者: 沈玉保   彭怀松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   全世界   《京都议定书》  
描述: 当今,全球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气候变暖已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成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上世纪末的几年内,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奥登作品《美术馆》的艺术特色解析
作者: 鲁瑜   胡珺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语言风格   《美术馆》   诗人奥登  
描述: 奥登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诗歌,而《美术馆》是奥登最成功的作品,在奥登的老年时期,他依旧希望自己能写出《美术馆》这样的诗歌。本文主要分析了诗人奥登与《美术馆》创作的灵感、语言艺术风格以及诗歌内涵。
文本叙事角度下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 喻徳琴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颜色   单元学习   世界  
描述: 台湾女作家三毛是当代华人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长,语言幽默风趣,体裁独特,将散文、游记和小说熔于一炉。她将自己精彩斑斓的一生诉诸笔端,作品充满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一、三毛的传奇人生和作品三毛,本名陈懋平,自己改名为陈平。祖籍浙江,于1948年随家人迁往台湾。初二时,她因患上了抑郁症而休学。三毛的父亲请了英语老师和画家老师上门教三毛,在油画教师顾福生的帮助下,三毛开始朝文学方向发展,向杂志社投稿。
论《子夜》的多重文化主题
作者: 张静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多重性   主题   茅盾   《子夜》  
描述: 长篇小说《子夜》不但对于茅盾来说,堪称个人创作生涯的巅峰,而且在现代文学的横向比较中,也具备着独树一帜的价值和魅力。小说借鉴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理论,将一部史诗体的巨著展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画廊的点睛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年的编年史",并借助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社会现实的刻骨揭露,在为文本的叙事布局填充一种"油画效应"的同时,也为小说的主题带来一种文化层面的多重性分析价值。
谈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绘画元素
作者: 陈宇鹏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境   现代派文学   绘画元素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西方现代派文学通常被视为文学艺术发展阶段的最高峰,卷帙浩繁的作品,以其艺术特征的光怪陆离,在西方文坛上独树一帜,并引发研究领域中的普遍热议。在流彩纷呈的现代派文学花园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堪称一朵亮丽不朽的奇葩,在现代主义的阳光沐浴下,显得熠熠生辉。《到灯塔去》除了在叙事风格上,具备现代主义的非理性特征外,在叙事空间的构建上,也展现出浓烈的“油画效应”,实现了诗画一体的审美境界。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绘画元素,可谓是源于现代派,又高于现代派,在审美意境的气氛笼罩下,显示出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编制技能。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