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敦煌朝圣补记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宝库   中国古代   中国艺术   美术学院   敦煌艺术   朝圣   当今世界   艺术史   敦煌壁画   雕塑艺术  
描述: 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我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念书期间,当时给我们讲授中国古代美术史的著名美术史论家陈少丰先生,用详实与丰富的艺术史料深刻和充分的理论分析,给我们讲授了包括壁雕塑在内的博大精深、气魄宏伟、闻名天下和驰名世界的敦煌艺术。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萌生了什么时候能去敦煌进行艺术朝圣的梦想。
“好的艺术一定是面向人民的”——在黎明《青年毛泽东》雕像研讨会上的发言(节选)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   研讨会   桔子洲   长沙市   美术学院   雕像   青年毛泽东   雕塑艺术   宏大叙事   毛泽东同志  
描述: 雕塑家黎明黎明,1957年5月生于长沙。现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雕塑作品《天地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浪潮》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崛起》获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特等奖并被国际奥委会收藏,《圣火》获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铜奖并被中国奥委会收藏、《龙脊》获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解放》获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一线》获十届全国美展铜奖,《人墙》获六届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并被中国奥委会收藏,《邓小平在联大发言》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旋律》安置于中国国家大剧院,《青年毛泽东》安置于长沙桔子洲。曾获广东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跨世纪之星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 孙霁岷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电话   艺术家   艺术劳动   画面   湘西   题材   创作   作品   版画  
描述: 始料未及啊!吴成群走了,连声招呼都来不及打就带着天大的遗憾匆匆上路了。 就在临走前的三四天,电话里他还雄心勃勃、信心满满地对我说,他要在2015年之前创作百幅作品,办一次个展,出一本画册,然后携老婆和爱女去朝瞻那浓缩了五千年华夏文化、据说如今又十分现代时尚的古都西安和“华夏之根”的华山,了却一桩久萦心头的夙愿。略显沙哑的嗓音浑厚饱满,语速缓慢而坚定。我也答应他一定尽地主之谊,好好陪陪他们。不料仅几天功夫便传来噩耗,我脑子顿时一片空白,之后多日,他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在我脑子里过电影,活脱脱地一个人哪!我怎么能接受这个“死”字呢?可是他毕竟驾鹤西去了! 记得还在“文革”中,他和年高德邵的老雕塑家贺元起同志一起到烈士公园,我当时在搞泥塑《收租院》的临摹,说是也想在他们下放的地方复制《收租院》泥塑,他们每天忙碌着。吴成群鼻梁上架着副黑色方框的眼镜,体魄壮实却显露着一股儒雅之气。改革开放后,文联恢复有几年了,有天我在院子里突然见到了他,彼此都很意外,一时又都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只简单地寒喧了几句。后来发现同住一座楼,我在顶层居天,他在一楼据地。由于彼此都打“单身”,我总是方便地在他屋里坐坐,还教会了他如何把菜和面一锅煮着吃,省事又营养。
限制中的美感
作者: 张弦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限制   室内因素   空间   尺度   主题   纪念馆雕塑  
描述: 纪念馆雕塑与公共广场雕塑、美术馆架上雕塑在表现形式和公共功能上都有所不同。笔者通过对自己设计制作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从纪念馆雕塑的空间布局、尺度把握以及艺术语言几个方面对其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总结。
铸中华风骨:钱海源的理想与品格
作者: 蔡文星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格   意识形态   理想   中国思想文化   海源   文章   观点   艺术家   中华   评论家  
描述: 在钱海源的评论文章《要怎样才能读懂许江?》在2006年6月第2期《湖南书画》杂志发表之前,海源曾按照他特有方式,把文章寄给几位朋友以及文艺界一些有影响的名家和评论家征求意见。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而他无畏的勇气和深刻的批判力度,更令人由衷地折服。《湖南书画》杂志以同样无畏的勇气和开阔的视野,全文发表了钱海源的这篇文章,也令人感受到湘楚文化刚正底
串门儿简记
作者: 周京新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地方   花鸟画   不相干   感觉   本钱   动物   怠慢   雕塑   简记  
描述: 在人物、山水、花鸟等诸体例中择其一而为之,似乎是中国画行当独有的从业习惯,我并不屑于这种莫名其妙的老习惯,总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而且它太古板、太老套、太迂腐,没劲。然而,大概是本钱不济、无力周旋的缘故,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几乎一直是老老实实地守着人物画这个家,没出过门。虽然上学的时候,都正儿八经地学过山水、花鸟画,并非一无所知;虽然在干自己的人物本行时,常常因为自家里可淘拾的东西太少,不得不拿些好看
中非友好的践行者
作者: 谢雱   郭静   刘洋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先生   非洲人   文化形态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时代特征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艺术特色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形态开始形成。今天的中国艺术,正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多语性的时代特征。艺术家们也在艺术创作中力求突破惯常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惯性,在各自的领地寻找着自己的个性,不断地向艺术表达的更深层次发展,以追求心灵的自由境界。 雕塑家陈卓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从陈先生的大量探索性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始终在慢慢摸索,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品位,并借写意的方式收获着心灵的自由。
快乐交响曲组画之一:命运
作者: 陈浩东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前总统   全球   抽象手法   画展   中国展   色彩   卢浮宫   绘画   作品  
描述: 卢浮宫画展是世界上权威画展之一,每年一度的卢浮宫画展是全球画界的一件盛事。每年画展将汇聚全球绘画及雕塑作品600余幅,表现全球美术的趋向和现状。本届卢浮宫画展在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和新任总统萨科奇指导下进行。中国展团至今已受邀参加了7届,有王西京、蔡长奎、冯冰等画家参展并获奖。陈浩东的作品,色彩绚烂,在他热烈的抽象手法表达下,画面充满意趣。饱和的色彩及富有个性的笔锋、刀痕,把抽象
没有空洞、没有虚伪的钱海源
作者: 林墉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良心   广州   海源   美术学院   美术理论   空洞   附中   写文章   雕塑  
描述: 钱海源这人,不怕得罪人!他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画,就画。他一直以为,这是应该而必要的。这好,没有空洞,没有虚伪。前几年,他因为生病身体不好,连走路都很艰难,那时候,文章也仍是写的。几十年来,他笑得不多,他有时把好笑看成可悲,并因此而激动起来。多年以来,他喜欢写美术文章,而且这写的是有人有事有说法的所在,他写起来,更有兴趣,真真难得!一直以来,他的文章有"延安"精神,立基于此,是很难得的
邓少天先生印象记
作者: 乐拓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别墅   生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矿工   再教育   绘画   矿山   照片  
描述: 三年前,我从内蒙来到广东,客居在佛山高明区。高明城不大,很美。临江建有一座世纪广场,很气派。广场南北各有一组青铜雕塑,更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品味。我为广场,也为雕塑撰写了一篇赞美文章,发表在当地报纸上。不久,便接到邓少天先生的电话,他谢我,请我喝茶:那时我才知道这些设计和雕塑有很多是他组织设计并监制的。少天的趣味很广,他绘画,有极精致的素描功底;他摄影持之以恒,拍摄了大量的、涉猎中外题材的许多照片;他还烧陶,做设计。我是从他的一次摄影展上才真正认识他的。
< 1 2 3 ... 244 245 246 ... 250 251 2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