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形神兼备的高浮雕仿生砚
作者: 李哲伟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层面   图腾崇拜   历史进程   形神兼备   仿生   浮雕   和谐相处   文化现象  
描述: 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造就了人类,也经历了我们的祖先与它们和谐相处的漫长历史进程。对吉祥瑞兽的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群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它的表现方式即有精神层面,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浮雕仿生砚就是其中的缩影之一。
薄浮雕雕刻艺术演变概述
作者: 陈俊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定竹刻   阴线刻   浅浮雕   铸造术   薄浮雕   雕刻工艺   没骨   浅刻   商周青铜器   雕刻艺术  
描述: 一梁公思成《中国雕塑史》讲到夏商周青铜器时说:“当时铜器铸造术渐精。铸鼎象物,装饰渐见,遂成“浅刻”(Bas-relief)……(周代铜器)深刻、浅刻并用……深刻部分多为夔或饕餮,浅刻部分为雷纹。”到了汉代,画像石大多采用剔地浅浮雕兼阴线刻的技法,这是由所用石材比较粗糙,先行打凿、再行刻画的形式比较省工省时决定的。当时的刻工将盛行的“没骨”画法,
旷世奇遇:帝木·宝笈·良工——观五觉斋薄浮雕
作者: 王鲁湘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弘扬者   紫檀木   人书俱老   冼夫人   薄浮雕   雕刻技法   雍容大度   艺术品收藏   金丝   五觉  
描述: 郑华星五觉斋主人,著名佛教艺术品收藏家,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弘扬者。卢小华五觉斋首席雕刻师。十六岁始习雕刻,精习各种雕刻技法之大成后开创薄浮雕艺术,至今从事薄浮雕创作已近廿年,作品多次出版展览,为文博与艺术界所重。南方有嘉木,名金丝楠,号称帝木,为中国帝王专用。黄花梨和紫檀木,虽名贵,庶民可用。何以中国帝王独钟金丝楠木?究其理,有九。其一,金丝楠木是纯正华种,只生
匡时秋拍官造珍玩专场再现宫廷奢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玉器   珍玩   宫廷   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   浮雕   御窑   陈设品   瓷器  
描述: 北京匡时2012秋拍瓷器杂项即将重磅推出《坤宁清漪——官造珍玩专场》,精心筛选出拍品约六十余件套,类别囊括御窑瓷器、宫廷陈设、宫廷配饰、生活用品等,力求以实物的形式一窥神秘的宫廷生活景象。 宫廷陈设品中,一件“清乾隆 翡翠雕福寿纹螭龙耳四方瓶”颇为亮眼,此件拍品为山中商会旧藏,并有1942年最后的购买发票及多次早期展览记录,来源清楚,传承有序。瓶呈四方形,撇口束颈,腹部两面减地浮雕蝙蝠寿字纹,寓意“福寿双全”,另两面对称置螭龙耳。
喻晓琴设计作品选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作品  
描述: 喻晓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多年。曾主持完成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主场馆贺龙体育场贵宾通道300平米浮雕壁画设计施工项目及长沙体育新城大道1800平米喷绘壁画设计施工工程等大型项目,有作品获湖南之星设计大赛银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在省级及专业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中国古代石窗(三)
作者: 张球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形象   中国古代   物质材料   东方文明   中国民间美术   艺术特征   造型艺术   造型手段   发展过程  
描述: 石窗的造型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学者左汉中将造型艺术定义为:“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以及形、光、色、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占用空间,创造可视的平面、浮雕或立体形象,显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从而与视觉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种艺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她植根于民间丰饶的土壤,来源于活色生香的生活和劳动;她深深的印迹在昭示着中国人的思想历程。
品埒端歙松花石砚(下)
作者: 吴丹彤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雕刻   松花石   雍正朝   故宫博物院   石砚   葫芦   乾隆朝   雍正年间   形制  
描述: 2、雍正年间雍正年间,清世宗秉承康熙遗绪,借松花石砚笼络统御群臣。获赐松花石砚者,多感激涕零,视为无上荣耀,作为传家之宝。也许是为了增加松花石砚的需求量,雍正九年(1731)又召黄声远、王天爵、汤褚冈三名琢砚工匠进造办处制砚。也许是由于多位雕砚技师的入宫,带来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与雕刻技法,故雍正朝的松花石砚在承袭康熙朝形制的基础上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雍正朝的松花石砚主要选用深浅相叠与黄绿相错而形成的刷丝纹,颜色仍以绿色为贵。砚形多为长方形,也有一些如葫芦形、如意首形、竹节形的不规则砚形。墨池浮雕33
文房奇葩——清中期·白玉螭虎龙纹贝光
作者: 宾彦红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欣赏   玉器   用具   白玉   龙纹   文房   打磨   中期   古玉  
描述: 十余年前,家住妙高峰,乡人送来一镇纸状物,却又中空,很是奇异。其质为和田白玉,微泛青,质地纯净细润,有微红沁,包桨浑厚,东西很是开门。其形如印章,上作近似瓦钮,中空,下为长方形,厚片状,四角委角。瓦钮上浮雕一螭虎龙纹。全器琢工极其精致,内外均打磨光滑,却又不似镇纸。出于对玉器文物的热爱和好奇,我仍重金收下。研玩日久,对其名仍无所获,市内行家也不识,无奈束之高阁。
文房奇葩
作者: 宾彦红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欣赏   玉器   用具   白玉   龙纹   文房   打磨   中期   古玉  
描述: 十余年前,家住妙高峰,乡人送来一镇纸状物,却又中空。很是奇异。其质为和田白玉,微泛青,质地纯净细润,有微红沁,包桨浑厚,东西很是开门。其形如印章,上作近似瓦钮,中空,下为长方形,厚片状,四角委角。瓦钮上浮雕一螭虎龙纹。全器琢工极其精致,内外均打磨光滑,却又不似镇纸。出于对玉器文物的热爱和好奇,我仍重金收下。
凤凰来仪 天下祥瑞
作者: 杨义勇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欣赏   玉器   用具   白玉   龙纹   文房   打磨   中期   古玉  
描述: 。(如图1) 此物8.5公分见方,似为端石之坑仔石,正面满雕一只凤凰,厚0.5公分,属高浮雕,底厚1公分。所雕之凤曲颈回首,脚踏祥云。头有长冠后拂,嘴长且尖(嘴尖微断),嘴上近头冠处有肉髻一,颌下则有
< 1 2 3 ... 235 236 237 ... 250 251 2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