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220 条
-
一只能开的手
-
作者:
应朝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设计
资金筹措
柯布西埃
欣赏者
大师
印度
建筑雕塑
城市雕塑
简洁
-
描述:
耐人寻味的美的享受。这座雕塑是法国著名的艺术家、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的杰作。但从设计到正式完工却经历了25年的历程。早在1953年初这位大师就为印度设计了这座城市雕塑,但因确定地点和资金筹措等问题不
-
宝丰县出土铜质造像
-
作者:
邓城宝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齐
须弥座
长方形
半浮雕
椭圆形
宝丰县
佛像
南北朝
造像
制作工艺
-
描述:
。为带有背光的结跏趺坐像。造像半浮雕,肉髻高突,面孔窄长,高鼻深目。佛像无衣着表示,上体椭圆形,两侧作节链状组成,每侧各四节似膊下垂。像后有类火焰状尖眉形背光,刻画潦草简单。佛像坐于
-
旋转人——记‘华强当铺’老板赵德亮
-
作者:
贺黎明
来源:
山花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珠海
夜郎国
雕塑家
商品经济
土地
旋转
深圳
农民
-
描述:
一“时代,多么象一个魔力无穷的雕塑家,仿佛在不经意的一刹那,就把他塑造成了与过去面目迥异的另一个人。”他是当铺老板? 这当铺是全国第一家农民兴办的当铺? 这当铺不是出现在商品经济堪称发达的珠海、深圳,而是诞生在夜郎国这古老的土地上? 是的,这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
-
樊敏阙、碑的历史文化价值
-
作者:
魏学锋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山县
民族
艺术典型
石刻
四川
哀牢夷
浮雕
筒瓦
历史文化价值
-
描述:
性建筑。而樊敏阙以其独具的风姿,成为一种艺术典型。阙顶青楼着一只雄鹰,阙檐为檐式筒瓦型建筑。尤为可贵的是斗拱层的一组浮雕,反映云南哀牢夷九隆氏“龙生十子”的传说。古朴苍劲的刀法把人物刻得栩栩如生
-
说说偶像雕塑
-
作者:
王治平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气息
生平事迹
雕塑
-
描述:
偶像雕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这类以人物为中心的雕塑艺术品既具有强烈的宗数色彩,义充盈着世俗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每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大家知道,艺术的价值,内容比形式
-
略谈《山羊》的创作
-
作者:
陈维亚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山羊
残留
艺品
广西南宁
根材
作品
上图
广州市
雕塑
-
描述:
笔者曾作了一些根艺品,其中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山羊(见上图)。你看,它那刚劲的颈脖,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昂首眺望呢!一些观赏者都说特别象广州市的“五羊”雕塑。这件作品的根材是一九八四年笔者在广西南宁花市
-
必须重视利用树根的天然特征
-
作者:
徐和德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形艺术
作者
树根
天然
艺品
展览
线条
获奖作品
重视利用
雕塑
-
描述:
最近看了几次根艺展览,发现有些作者求全求细求完美,精工细作,仿佛如雕塑一样。有的将人物的五官镂刻得纤毫毕现,甚至刻出人物领口的线条等等。我觉得这与根艺的特性相距甚远。因为根艺品不同于普通的雕塑,它是一种象形艺术,作品仅是“象”某物而已。过于写实,刻意求工,反而会失去一种天然之美。
-
盆景艺术的特殊性三题
-
作者:
成海钟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道
雕刻
自然美
艺品
刘开渠
根材
创作特点
制作
美术
雕塑
-
描述:
盆景的时、空艺术属性盆景与绘画、雕塑一样,都是以具体的可视形象在一定空间内展现来构成艺术形象的。绘画的形象只在平面空间展现,而雕塑和盆景的形象在一定的三度空间内展现,可以供多面观赏。人们把盆景称为
-
阳光下的造型艺术:谈城市雕塑
-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古希腊
奥林匹克
运动员
节奏感
《掷铁饼者》
雕塑家
青春美
-
描述:
美化生活·陶冶性情·记载历史人类总是要求美的——美的体态、美的风度、美的气质、美的心灵,虽然美学的观点各自不同,但对美的要求是永恒的。城市是由建筑、雕刻、园林等组成综合整体的环境艺术,城市雕塑
-
有感于郭沫若铜像落成
-
作者:
金秋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塑像
艺术
精神生活
副委员长
杨振宁
费孝通
创作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雕塑
-
描述:
的,《北京日报》用的是新华社的通稿,尽管报道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都报道了出席铜像落成的一大串领导人的名单;二是都没说明铜像的作者是谁。无怪一位老雕塑家颇有感触地说:"如今新闻报道重视的还是领导人的名字,而对艺术家的姓名往往是会被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