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辩】搜索到相关结果 93 条
-
从吕胜中作品“众”看当代实验艺术中的辩证思想
-
作者:
康鑫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态度
艺术精神
当代艺术
辩证思想
实验艺术
-
描述:
根植于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深刻认识和西方当代艺术的体悟,包涵了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他的艺术态度是为实现以国际当代多元文化为背景和中国深厚传统文化为土壤,开辟具有中国式、国际化当代艺术所坚持的实验艺术精神。
-
需要麦哲伦式的发现
-
作者:
余杰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麦哲伦
《自然辩证法》
中国新闻奖
西班牙贵族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太平洋
波涛汹涌的大海
单筒望远镜
《江西日报》
经济建设成就
-
描述:
几个世纪前,麦哲伦(约1480—1521)率九死一生的船队作首次环球冒险航行。当驶入一片浩瀚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时,他为自己的发现狂喜不已,乃至喜极而泣。因为蓦然在目的便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于是,笔者想到生活中的新闻处处有,而记者眼里、笔下却常常发出没有新闻的种种喟叹。正如法国一位雕塑大师所言,美到处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偌大一片汪洋四周的陆地和星星点点的岛屿上,有一
-
旗帜
-
作者:
张和平
来源:
警察天地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命
彩斑
血凝固
殷红
辩析
张和平
血迹
追求者
誓言
西风
-
描述:
在旗帜的寓意里,永远响彻着生命碰撞的颤音,回荡着人生不悔的追求。从西风漫卷的疆场,到急流勇进的商潮;从五彩斑谰的社会,到人生纯真的追求,无数勇者正以殷红的血迹,书写出铮铮誓言,书写出沉甸甸的历史,每一页,都展示出无悔者
-
让历史为未来壮行——评《50年·50事—1949~1999年福建大事实录》
-
作者:
王小环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教科书
邓小平理论
文学作品
中共福建省委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世纪之交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信仰
1949~1999年
-
描述:
5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生活在1949~1999年这个时间段的中国人来说,却是波澜壮阔、五彩纷呈的。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的《50年·50事——1949~1999年福建大事实录》记述了福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50年奋斗,凝聚着50年的辉煌成就,也勾起了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50年·50事》诞生于世纪之交,向我们展现了八闽儿女自解放以来的奋斗足迹,比历史教科书更充实丰富,比文学作品更真实感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对我们年轻的一代虽然陌生,但却叫我们倍受感染和鼓舞。在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
-
别开生面的《八闽公案》
-
作者:
郑晓珊
来源:
福建法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发行
编委会
故事书
道德风尚
辩证唯物主义
公案
法学会
社会主义法制
真人真事
司法实践
-
描述:
《八闽公案》是新型公案故事书,全部真人真事,不尚雕塑虚构,以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案情故事,宣扬社会主义法制、道德风尚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办案方法、作风取胜。该书由省法学会司法实践委员会主任傅德义为编委会
-
素描、艺术、设计、生活世界,毕蓉蓉的美学辩证法
-
作者:
姜俊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文艺复兴
辩证法
设计
生活世界
佛罗伦萨
艺术史家
美学
-
描述:
在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瓦萨里提出了一套神学式的艺术史大叙述(见德国艺术史家Gerd Blum的研究),其中素描(Disegno)被认为是美惠三女神(建筑、雕塑、绘画)之父。在这个神学的世界观中,素描被认为是和上帝之创世逻辑(Logos)相连接的世俗之理性。也就是说,艺术家通过素描其实正是在铺陈一条通往上帝创世之理念的康庄大道。
-
生活的色彩
-
作者:
董伶仪
来源:
当代学生(资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课
得意之作
辩证思考
我自己
“白色”
“黑色”
市北
扛鼎
-
描述:
请以"生活的色彩"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曾经向往五彩缤纷的世界,可如今,我却独独钟爱于黑、白两色——这连我自己也始料未及。我的的确确相信,无论是生命还是生活都是彩色的,但是最纯粹的却永远只有黑与白。还记得小时候,由于受到了身为国画教师的
-
方圆辨析:雕塑基础理论的探讨
-
作者:
张向玉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辩证关系
基础理论
建筑艺术
形体特征
几何形体
立方体
雕塑艺术
曲面
球体
-
描述:
方与圆在一般的概念中,只是说明物体的形状而已。而在雕塑艺术的设计和创作中,方与圆是代表不同的形象,并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因此在现代雕塑及建筑艺术中,得到直接、间接或综合的广泛利用。方与圆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由于方与圆的相互辩证关系及相互变易的特性,极大地丰富了雕塑艺术
-
油画艺术写实与写意之辩证
-
作者:
杨健雄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探索
写实探索
辩证
中国油画
-
描述:
把中国的艺术精神注入西方油画写实传统,融合西方油画艺术现、当代的新成果,借鉴中国传统绘画,探索与中国文化血脉一脉相承的中国油画创作规律,尝试写实探索基础上的写意探索,是21世纪当代中国油画家自觉选择的学术取向之一。
-
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相关人事考辨
-
作者:
朱利民
吴婷婷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刻记
人事考辩
佛光寺
-
描述:
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佛教美术学者、净土宗学僧小野玄妙、常盘大定、关野贞先后对山西省五台县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内塑像及寺内两座唐代经幢探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于上世纪30年代末对佛光寺经幢题刻、唐人题记甄别爬梳。诸先师于建筑、壁画、雕塑领域发前人未发之覆,功不可没。佛光寺唐人刻记题记"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身份及相关人事无人问津,笔者不揣浅陋,率尔操觚,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