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918 条
-
美国陶艺的发展及中国现代陶艺的起步
-
作者:
杨文静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脉络
现代陶艺
陶瓷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当代陶艺
后现代艺术
陶艺创作
超现实主义
工艺美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
从陶艺的发展起源看,陶艺最先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普及教育兴起,将陶瓷艺术从工艺美术的范畴衍生到主流美术的范畴。陶艺创作受到主流美术艺术流派的影响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如: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
-
中诗英译中的文化意象补偿“格式塔质”分析
-
作者:
孙静艺
王伦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式塔质
文化意象
补偿
-
描述:
诗歌中往往包含了诸多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服务于全诗的"格式塔质",译者要对这些文化意象准确翻译和适当补偿,才能将原诗的文化意象传递给译语读者,才能使原诗的"格式塔质"得以如实再现。
-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四个特征
-
作者:
邵建春
吴红云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三供器
底座
云龙纹象耳瓶
铺首衔环
-
描述:
举世公认的元青花标准器云龙纹象耳瓶器型高大,色泽蓝艳,纹饰精美,特征非常明显。笔者认为它是一炉两瓶组合的三供器,是配有底座的双环象耳瓶,常成对使用,但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珍藏的两瓶并不配套成对。
-
浅悟粉彩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
作者:
王玉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意识
主要题材
人物画
陶瓷艺术
中国画
人物个性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粉彩
-
描述:
粉彩人物画作为粉彩艺术的主要题材之一,起源于雍正年间,粉彩人物画是一种以描绘和表达人物形象和气质为目的的一种陶瓷绘画形式,粉彩人物画不仅从属于陶瓷粉彩绘画,更具有强烈的中国画中人物画的审美意识,国画
-
谢忝宋陶瓷艺术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意识
主要题材
人物画
陶瓷艺术
中国画
人物个性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粉彩
-
描述:
跨界诗人艺术家吴也凡教授(改革开放后厦门大学最早培养的博士之一,硕、博师从国学功底精深、学贯中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教授)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精研国学、作曲及乐器即兴演奏等,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圈内有 “中华天人”之美誉。
-
赵罗汉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意识
主要题材
人物画
陶瓷艺术
中国画
人物个性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粉彩
-
描述:
裴永中 现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副主席。 《瓷绘全本红楼梦》由中国书店出版,北京三希堂藏书策划制作,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2007年《瓷绘全本红楼梦》作品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获得200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08年《瓷绘全本红楼梦》作品在首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2008年《白石老人》作品获得第43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奖赛“金奖”;2008年《瓷绘全本红楼梦》二百四十二幅在2008年7月18日至9月18日期“奥林匹克之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期间,被评为首批“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2009年《瓷绘全本红楼梦》成功申请英国世界吉尼斯记录;2002年作品《思潮》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世纪收藏”收藏;2007年作品《补天》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中心”收藏;2008年《萨马兰奇肖像》被欧美奥林匹克之旅组委会、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收藏。
-
冯上明陶瓷艺木欣赏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意识
主要题材
人物画
陶瓷艺术
中国画
人物个性
艺术魅力
人物形象
粉彩
-
描述:
鄢用林 号孜铭, 1984年生, 江西乐平人, 自由职业陶瓷艺术家, 御圣斋斋主。 自幼喜爱艺术,90年代末开始涉足于陶瓷艺术领域,钟情于山水绘画。历经十多年潜心探索,在陶瓷山水绘画领域有着较深的见解。所作山水瓷画,清新典雅,构图讲究,用笔、用墨尽精微,远看作品苍茫朦胧,近看精细入微,耐人寻味。 2007年《中国经济论坛》以《一个收藏者的震撼》为题对其人其作做了专题报道。
-
唐诗英译的意象图式视角:以《早发白帝城》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
作者:
李彩霞
张琳瑜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翻译
意象图式
-
描述: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我们在与外界感知互动中反复出现的样式,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生动形象的心智图像,将意象图式理论引入唐诗翻译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该文基于意象图式理论,对唐诗《早发白帝城》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读,试图找到唐诗英译的新思路。
-
关于抽象雕塑的一点议论
-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时空形态
抽象
写实主义
内心世界
自然主义
雕塑艺术
议论
-
描述:
雕塑是时空的思维与表现。时空并非为人类所造就,但却为人类所认知、运用和表现。对于时空的形态及其意蕴的表现,从来都是雕塑艺术不曾停息的探索对象与领地。相对于空间形体的记录与再现的写实性雕塑而言,抽象
-
如何建立中国的抽象雕塑教学体系: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
-
作者:
李秀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媒介
中国传统文化
形态
教学体系
书法
抽象
雕塑
-
描述:
一、导言 今天中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西方艺术思想、创作理念本土化的问题。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造型理念向现代性转换的问题,其指意:在当代我们的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形态创作理念经过梳理变革,在坚守其思想精髓的前提下是否适应于当代文化生活节奏,是否转化为今天艺术创作的资源。
<
1
2
3
...
87
88
89
...
90
91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