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也是王熙凤学说话
作者: 卞玉霞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文训练   方法初探   培养学生   语言   材料   写作   高考作文评分   做笔记   突围   布局谋篇  
描述: 王熙凤是曹雪芹着力塑造并刻画得非常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她在各种场合都显示出了自己超群的聪明才干,尤其是口才,得体,甜美,泼辣,诙谐。她到了哪里,哪里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充满了热闹和欢笑。 例如:《林黛玉初进贾府》中,林黛玉初进贾府,先出场迎接的有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及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后到的是王熙凤。写王熙凤进到贾母房里后,经贾母介绍与林黛玉见面后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随即笑着说了这样一段夸赞语: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其言外之意是,见到林黛玉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天下”不会“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眼见为实,“我”信了!显而易见,这第一句话可谓极尽夸赞之能事——说林黛玉是大美女。听到这样的夸赞,林黛玉自然十分受用,但如果仅止于此,在座的迎春三姐妹以及她们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可能就会心中发酸了。八面玲珑的王熙凤当然会考虑到这些,于是又有了下一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此语显然有“一石三鸟”之效:第一,仍在夸赞林黛玉,她自然高兴;第二,夸黛玉“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实际上是在夸赞迎春三姐妹(她们即是老祖宗的嫡亲的孙女),如此一来,她们及她们的母亲邢、王二夫人能不高兴?第三,不长的话语中两次突出“老祖宗”,其旨在让贾母心中高兴! 在这样的环境里,王熙凤既要设法取悦贾母,又要平衡好人际关系,因此,她的话既高度赞扬了黛玉的美,又把“三春”摆到了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抑彼,用语可谓十分得体。 我们知道,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内,应有不同的说法。王熙凤的说话技巧可谓是曹公的神来之笔。 此例能给我们这样两点启示:第一.夸赞要善于抓住对方的优点。林黛玉貌美,一看即知,王熙凤以此为切入点,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是长相一般者,则需我们善于观察.以发现对方优点。这样才能夸赞得体,和谐交际。第二,夸赞时要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这也就是说,在夸赞时还应该注意在场的其他人.切不可为了夸赞一方而得罪数方。如果如此,则得不偿失了! 和此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王熙凤的“连珠炮”式的一连串发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 王熙凤的这一段“连珠炮”式的发问.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涵了很多东西,拒绝再三,能让我们品出许多滋味来.但最重要的是反映了王熙凤善于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黛玉的母亲贾敏最受贾母宠爱.对于丧母后远来投奔的这个外孙女儿,贾母是又疼又怜又爱,所以,王熙凤不是像王夫人、李纨等客套性地问话,显出有些拘谨陌生的距离感.而是对黛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关心,这就使贾母感到十分温暖舒服。同时,见了黛玉这远道而来的新客,面对周围众多媳妇、小姐,熙凤的问不仅及时,而且问得巧,问得精,不仅关心其上学、身体、也关心其住宿,考虑全面、细致,颇有大将风度。 总之,透过王熙凤爽利的语言,我们掩卷合目,虽然平时说话不必都得像王熙凤那样工于心计,八面玲珑,但是也要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为自己的社会交际增加更多的魅力,赢得更多的机会。
轮回的爱
作者: 陆嘉宁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回   凝视   地板   台灯   光晕   记忆   恐惧   丝线   窗帘   书桌  
描述: 坐在那个属于自己的书桌前,凝视那属于自己的天地。落地窗帘在台灯的光晕下起伏,于是淡淡的金色开始在地板上流动,游走。窗外是沉沉的夜色,在晚风的吹拂下,温暖开始撒满心田,串满记忆的丝线。蓦然之间,发现
灵魂的旅伴
作者: 吴山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灵魂   艺术   油菜花   色彩   褶皱   题记   彩池   民族风格   徽派  
描述: 最黯淡的你,怎样承载如此繁缛的缤纷?——题记我路过婺源的徽派村落,看见大片的油菜花流觞曲水般映带小舍左右;我到过五彩池,在湖水荡漾起的七色褶皱中瞧见自己的
梦庵呓语
作者: 汤旭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影子   渗透   记忆   细碎   星空   定格   手持   深黑   掺和  
描述: 伫立枫林深处,手持长箫,弄一曲凄美的绝调。婆娑,幻为树儿细碎的影子,斜斜地洒在身上。一切,都定格在这一刻。而星空,在深黑里蠢蠢欲哭。梦,担着秋天,掺和着淡淡的诗意,走过五彩斑斓,渗透于记忆的每一瞬间。
用心批阅周记,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作者: 何茜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渠那得清如许   绵绵细雨   周记   语文新课程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   文学素养   马斯洛   训练方式   内驱力   潜能  
描述:是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学生每周写一次的记事文体,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教师必须随时发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能力,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说明,并细心客观
如今流行“拼盘”
作者: 芜崧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戛纳   谐韵   美味佳肴   城市土地资源   整体规划   研究生学位论文   央视春晚   强化地板   纪委书记  
描述: 拼盘是众多美味佳肴中的一道独特的菜式,是指两种以上的熟凉菜摆在一个菜盘子里拼凑而成的菜。起初是肉类和蔬菜的拼盘,后来出现了瓜果、糕点拼盘、盆景拼盘。其特点是:品种丰富、味道多样、五彩纷呈、富有造型艺术特色。目前各类媒体上又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拼盘”,诸如:智力拼盘、戏曲大拼盘、新春谜语大拼盘、TVB新年剧集大拼盘、娱乐拼盘、
发明发现,就在身边
作者: 张国学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都江堰   阿基米德定律   生活中   发现美   道尔顿   发明   题记   雕塑家   李冰  
描述: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题记生活中道尔顿分不清红色和蓝色,他感到自己色
声音:城市的记忆
作者: 暂无 来源: 园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研究   景观学   声景   文化记忆   钢筋水泥   景观建设   《茉莉花》   互动关系   交互过程   座座  
描述: 建筑拔地而起;一片片故旧建筑的凄然倒下……呈现和消亡的交互过程是骄傲和辛酸的,而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却是永恒的——当然还有城市
安徽奇石录
作者: 胡一民   来源: 园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园林   种类   灵璧石   安徽巢湖   奇石   盆景   宣石   制作   文献记载   景观  
描述: 无论是中国的古典园林,还是现代的公共园林,都离不开运用奇巧巨石营造景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盆景,还是当今流行的新潮盆景,都离不开采用玲珑美石雕山镂峰或点缀陪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奇石种类层出不穷,堪称世界之奇石王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代就取灵璧石作特磐,到了战国时已有贡石之文献记载,欣赏奇石之风一
“真”的感悟品读秋霞圃
作者: 崔勇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史料记载   心远   上海市   景区   陶渊明   文士   沈氏   感悟   自然山水  
描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古诗人陶渊明沉浸于自然山水之中所悟得的佳句,也是笔者先后两次游赏秋霞圃之后对秋霞圃的深刻印象。秋霞圃,坐落在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东大街314号。据史料记载,秋霞圃系由龚
< 1 2 3 ... 409 410 411 ... 418 419 4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