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 条
-
试论绘画美的多元、多项、多层次概念
-
作者:
张充吕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多层次性
多元性
美学
多项性
绘画
-
描述:
何谓绘画美的多元性?我认为任何绘画的构成,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单元。所以研究绘画应从三个基本单元说起。第一个基本单元是材料,如油画的画布、画笔、颜料,国画的宣纸、墨、色、笔等等。绘画材料是绘画艺术的物质载体,除了为画家所用,构成绘画作品以外,它本身的审美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油画的油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由油彩和画布结合之后产生的。国画的墨趣也离不开宣纸和水墨的特殊的效果,即使一幅作品完成后,我们仍可以从整体效果中欣赏到材料本身的美,它的美是其它因素所无法掩盖的。
-
耕者和他的果实—读薛智国大地系列油画
-
作者:
王丕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题材
审美品格
美学精神
薛智国
艺术语言
形式美感
油画
-
描述:
有一位耕者在大地上开垦着、播种着、收获着.他是用油彩把果实呈现在画布上,充满着真情,充满着艺术.
-
超越传统的路径
-
作者:
刘大为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状态
肌理效果
草原文化
造型观念
绘画语言
吴团良
西方现代绘画
当代工笔画
北方草原
语言模式
-
描述:
在当代工笔画坛上,吴团良是近年来崛起的一位引人瞩目的画家.他的画多以北方草原为母题,尤其喜爱画马.在他的笔下,那充满野性的美和高度警觉的生命状态,和蒙古族坚毅、深沉、强悍的品格连在一起,同草原的空灵、博大、静谧合为一体.
-
淋漓的震撼 读王志春油画新作
-
作者:
塞北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文化境域
反叛者
创作方法
陕北人
生存状态
研究生课程
艺术领域
自然主义
关注生命
-
描述:
在阅读王志春的油画新作《沧桑的面孔》之前,我没料到他会成为自然主义的反叛者。 对于这种反叛,王志春做出如下表述:“艺术领域发生的一切,常常会让我从灵魂深处引起自身的反省。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留下的不仅仅是废墟
-
梁欣基的油画速写
-
作者:
汤小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油画风景
与时俱进
艺术风格
客观事物
艺术成就
写过程
艺术语言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艺术技能
-
描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至今我仍笃信不疑。但凡从事绘画工作的人,无论在起步阶段或是一位成熟的画家。画速写都应是一门必修的日课。在速写过程中,画家将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深切体验,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使艺术技能得到训练,进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
-
文化母土的艺术演绎贾向国油画艺术(节录)
-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艺术想象力
节录
画家
生存困惑
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
超现实主义手法
早期作品
生命智慧
-
描述:
他执著不移的艺术母题和艺术想象力的源泉。虽然画家的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有质的差异,但这个“母题”却一直是存在于其艺术的灵魂之中的。并且在画家的艺术演绎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此伸展的逻辑线路。
-
走进重彩
-
作者:
唐秀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传统与现在
中国画家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语言方式
现代观念
中国绘画
敦煌壁画
改革与发展
-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呈现着一种呼唤改革、实践改革的格局。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每个中国画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突破口,使中国画的变革取得根本性进展的问题。时代的进步早已使工笔重彩画不再只用“十八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没有可再发掘利用的价值。“选择”意味着对传统的重新审视,意味着对现代观念的正确评判,意味着使我们的绘画在传统与现在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生长点,还意味着一个画家对自己的把握。
-
心灵意象——喻慧对工笔画现代意识的解读
-
作者:
尚辉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视觉语言
现代意识
工笔画
女性话语
文人画理论
作品
意象
20世纪90年代后
视觉艺术
-
描述:
一绘画发展不能离开对视觉形象表达的探索。传统工笔画在文人画兴盛之后的式微.正是在于文人画对笔墨萧散逸气的推岽而忽略了对视觉艺术形象表迭的研究造型和色彩在视觉语言中的价值本不应底于笔墨.但抑此扬
-
再议具象雕塑
-
作者:
殷小烽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雕塑语言
《青铜时代》
社会生活的变迁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展历史
情感因素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正如其他门类艺术从诞生起便分成至少两大门类样,雕塑艺术也分为了具象和抽象两大类。正因为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雕塑类别的存在,使得评论家、艺术家对于具象、抽象有着不同的见解与争论。我仅通过具象雕塑与抽象雕塑的发展历史,统观、再议具象雕塑。
-
“观念艺术”是一个虚构概念
-
作者:
魏毅东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实物形式
艺术家
现代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史
现代艺术观念
作品
语言和文字
观念艺术
-
描述:
“观念艺术”的教主杜尚说:“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绘画和雕塑”。假如艺术果真就是存在于艺术家心中的那种“观念”,而且仅仅只是“观念”的话,那任何它所借以传达或者展示出来的视觉形象或者实物形式,都将是多余的和不可容忍的。因此,从逻辑上讲,所谓“观念艺术”是不成立的;从实践上讲,“观念艺术活动”是行不通的,只要借用一点可视之物,它就会陷入违背“观念艺术”宗旨的绝境之中。总之,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观念艺术”都只能是一个虚构概念。
<
1
2
3
...
8
9
10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