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悟名阁陶瓷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精选   画家   现代文化   中国画   艺术语言   作品   武汉市  
描述: 悟名阁陶瓷艺术
新陶艺 新语言
作者: 陈实   张慧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语言   传统陶艺语言  
描述: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各国所接受,现代陶艺在我国大约三十年的发展,虽然较之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影响现代陶艺语言的因素出发,分析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为进一步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菲利普·金:雕塑生涯
作者: 巴尔纳比·赖特   甘霞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圣马丁   色彩   工作室   成吉思汗   伦敦   雕塑家   英国   作品   菲利普  
描述: 1960年,菲利普·金(Phillip King)从希腊回到伦敦,将工作室清理干净,从上到下粉刷了一遍,好让一切从头开始。他随后3年的工作促进了英国雕塑的革命,也使他成为他那代人中最重要和激进的雕塑家之一。
隋建国 我采取相对保守的原则
作者: 李棋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保守   学生   雕塑语言   系主任   导师   工作室   本科生   研究生   相对  
描述: 我在1 997当担任雕塑系主任之后,着手调整系里的教学结构,但都是逐步调节。直到2001年进入望京新校园,系里才全面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修订后的中央美院的雕塑系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完成雕塑专业的基础教育。这其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专业基础阶段,先用一年半到
玲珑轮胎:品质赢天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身   offer   语言学校   海外   留学   大学   课程   大堡礁  
描述: 玲珑轮胎:品质赢天下
谷文达与王澍:游走于中西及传统和当代之间
作者: 赵健雄   来源: 西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学生   建筑师   装置艺术   中国传统   中国艺术   当代艺术   建筑学   艺术语言   作品  
描述: 在这一批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中,谷与王显然有某种共通性,即更注重向传统文化学习,并有意识地融入自己富有当代意识的创作,至于具体操弄的,一个是水墨与装置,一个是建筑,艺术语言与追求都相去甚远
紫砂壶“寒山钟声”的形式语言
作者: 陈成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形式语言   钟声   特征表   紫砂壶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造型方法  
描述: 紫砂壶的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造型和装饰实现的,其中造型是首要的,是紫砂壶存在的基本形式.紫砂壶造型有着独立的视觉艺术语言,具有自成体系的造型方法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它的形式语言不同于雕塑、绘画和图案,其造型的审美特征表现为对形态的直观感受,以及紫砂泥料和制作技术准确而充分的发挥.
写生艺术之“北瓜提梁壶”
作者: 管建平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陶艺家   造型   紫砂壶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工艺品   写生   提梁   审美价值  
描述: 紫砂壶艺是紫砂工艺的一种典型艺术形式,它是与制壶技艺相互影响逐步形成的、富有地区风格的工艺品,充分表达了陶艺家用特殊的紫砂材质求得东方古典雕塑的民族情趣,再现生活、历史文化、传说中的人物,或其它具有审美价值的实物。紫砂壶艺是一门视觉艺术,在壶器的造型上自然要用到
田跃民形神兼备的雕塑艺术
作者: 袁大离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作者   讲学   孔子   演员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艺术灵感  
描述: 雕塑家田跃民运用收放自如的雕塑语言,赋予作品以生命和神韵。如果说一个好演员的表演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那么田跃民手中的雕塑作品就像一个个出色的演员,即使只是放在那里,也能形神兼备地诉说和演绎雕塑家
语言与创作:我在油画创作中的思考
作者: 赵牧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面空间   油画语言   精神世界   绘画语言   艺术家   技法   思考   艺术语言   作品   油画创作  
描述: 如同文字之于哲学,绘画语言对于油画创作来说,当然是表达艺术思想观念的媒介。但油画的艺术语言不是纯抽象和纯逻辑的语言,它是以物质的形式,通过视觉来实现作者与观者之间的精神沟通,而这种视觉的特性也决定
< 1 2 3 ... 19 20 21 ... 50 51 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