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达与王澍:游走于中西及传统和当代之间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赵健雄 

【刊名】西湖

【关键词】 前卫艺术 学生 建筑师 装置艺术 中国传统 中国艺术 当代艺术 建筑学 艺术语言 作品

【摘要】在这一批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中,谷与王显然有某种共通性,即更注重向传统文化学习,并有意识地融入自己富有当代意识的创作,至于具体操弄的,一个是水墨与装置,一个是建筑,艺术语言与追求都相去甚远。 把他们放在一起言说,只有这个简单的理由。 谷文达 谷文达是陆俨少的学生。陆在研究生班执教时已70岁,但艺术上仍求新求变,很欣赏谷的灵气,尽管对其离经叛道的做法一度也有自己的看法,但通常保持沉默,认为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应当支持。用谷的说法,“对于我感兴趣的前卫艺术,恩师给了我最大的包容”。 在招收下一届研究生面试时,陆还曾笑着问考生:“你们对我的学生谷文达看法如何?” 谷毕业后留校,陆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搞前卫艺术的人很难留校,我能留下,得益于陆先生的支持和包容。” 20世纪80年代初,当代艺术在浙美学生中已暗潮汹涌,但追随与尝试者多是油画、雕塑、工艺系的,谷乃国画系几乎唯一的例外。正是此种背景为他提供了与别人不同的视点与起点,能对“全盘西化”保持足够的警惕,认识到“引进西方当代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我们自己的当代艺术”。用当时彭德在《美术》上的说法“谷文达是以西方的当代艺术来破坏中国传统艺术,同时以中国的传统艺术破坏西方的当代主义。

【年份】2011

【期号】第11期

【页码】59-6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