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57 条
-
“'92‘过渡’展”的文化过渡性
-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美学特征
艺术市场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批评家
艺术品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92‘过渡’展”的文化过渡性
-
把耳朵交给母语
-
作者:
石红许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家乡话
生活
日常交往
普通话
土话
迁徙
汉语言
方言
母语
-
描述:
(或者方言),用官方语言表述叫做母语,比较抒情的叫法为乡音;二是从读小学一年级时起接受的汉语拼音,工作以后努力对着收音机、电视机学习过的普通话;三是调到县城工作后那个坐拥地域优势强制进入我语基系统的饶州话
-
关于现代绘画语言的哲学思考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物体
绘画语言
艺术作品
传统语言
艺术家
毕加索
重新思考
哲学思考
理性
-
描述:
帕布洛·毕加索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只是想就对象本来的状态而不是它的含义进行描绘。我为绘画而绘画,我描绘对象本来的样子”。这正是从意义与“在”——对象的含义与本来状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引伸出对绘画语言的重新思考的。我们不妨以毕加索的上面那段话作为我们哲学沉思
-
现代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兼论现代艺术的理论基础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发展
现代艺术精神
艺术家
西方现代艺术
德拉克
艺术人格
绘画
美学意义
艺术语言
理性
-
描述:
今天所有关于艺术的争论,已十分突出地指向一个焦点:对艺术精神与艺术语言两者关系的把握。康德指出:“心灵的一切机能或能力可以归结为下列三种,它们不能从一个共同的基础再作进一步的引伸了,这三种就是:认识
-
浅谈如何上好文言文
-
作者:
梁香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难教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
描述:
文言文难教是不少语文老师共同的感慨,文言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如何改变这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谈之色变的现象呢?关键还在老师。
-
当代艺术中的自然、物和人五人谈
-
作者:
张宗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策略
物我两忘
绝圣弃智
为高
天地精神
对话者
世界艺术
艺术方法
今日美术馆
语言模式
-
描述:
,因为对很多重要的问题,往往缺少艺术家的集中参与。人、物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中,究竟是一种新的语言模式,还是一种
-
游刃于意象之间:李天元'97作品语言演化考源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元
考源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时代社会
语言演化
作品
文化意识
意象
视觉表达
-
描述:
看李天元的画,会给人一种明显的印象,即他的每件主要作品,都在画面语言和艺术旨趣上与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相关联;或者换句话说,他始终将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对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折射出的文化状态做出自己的准确言说。
-
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
作者:
高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元
考源
表达方式
艺术家
时代社会
语言演化
作品
文化意识
意象
视觉表达
-
描述:
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
用艺术语言评论社会问题:苏新平近作的新走向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石版画
评论
艺术家
近作
艺术语言
作品
社会问题
新走向
新平
-
描述:
我在1991年曾经撰文评论苏新平的石版画艺术,认为它介于再现物质空间和追求想象空间之间。辽阔的草原极地、远去的马匹和徒然四顾的牧民,是苏新平渲染寂然通睿而又宁静致远的凝固时空和普泛生存意识的重要视觉因素。与此前一段时期内活跃的大部分青年艺术家一样,苏新平从心底里喜爱在作品里表达对永恒、崇高和生命的终极理想的关怀,这种关怀是通过对自己最为熟悉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定具体场景的图式化概括达到的,而他本人的艺术家身份却隐匿在画面背后,虽然他借助草原特有的
-
“人化自然”是研究美的本质的出发点
-
作者:
高岭
来源:
文科季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石版画
评论
艺术家
近作
艺术语言
作品
社会问题
新走向
新平
-
描述:
“人化自然”是研究美的本质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