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古代画论看中国画的造型
作者: 曹永林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传统   造型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   抽象绘画   古代画论   西方现代主义   中国画   油画  
描述: 中国传统绘画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写实油画和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绘画,这种区别从画面本身来看主要表现在中国画独特的造型上。因此理解中国画
现代陶艺不应摒弃实用性
作者: 齐彪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艺术性   传统陶艺   陶艺家   艺术价值   现代陶艺   毕加索   西方现代艺术   生活陶艺   实用性  
描述: 传统结婚,是我的目标。在作品上如何将毕加索、克利的现代绘画与日本的辘轳味道结合是我的工作。”[1]“走泥社”重要成员之一铃木治的作品,有着浓厚的日本原始土器的意味,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青白瓷的迷恋,预示了对传统陶艺本位的回归。
艺术的自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的剖析
作者: 齐彪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模仿   艺术现象   艺术自觉   徐复观   中国当代文化   西方现代派   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虽然艺术并非一定起源于"模仿",但模仿却是古代艺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而一旦人们摆脱了这一阶段进入"情绪的表达"或"心灵的再现",则是艺术自觉的开始。原始陶器在追求实用的同时,对器物造型与装饰的审美要求,是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艺术自觉。所谓"自觉",即为自我所感知,有自我觉醒和自我奋发之意,是一种内在的主动觉悟。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说:"到了魏晋时代,因玄学之力,而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引起了艺术的真正自觉。"然而,中国的现代艺术又何以由"自觉"返回到了"模仿"状态呢?众所周知,中国画的临摹不同于艺术的模仿,从"师古人之迹"到
浅谈亨利摩尔对西方现代雕塑发展的影响
作者: 旷远礼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摩尔   西方现代雕塑   影响  
描述: 亨利·摩尔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他的成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他在世界雕塑史上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一名生长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雕塑家,摩尔对原始艺术的热爱几乎和未来主义者对技术速度的赞颂一样强烈。摩尔的力量来自于原始艺术,这是一片在他心中未被功利主义浸染的,保留人类最旺盛生命力的净土。摩尔对原始艺术在他作品中的运用以及这些作品对现代雕塑的重大意义作了如下评说:“所有原始艺术最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强烈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人们对生命的直率和迅疾的反应。雕塑和绘画不是什么深思熟虑和学院派十足的东西,而是一种表达强有力的信仰和希望的方式……”他认为自然物在样式上的千姿百态以及节奏感上的多样性,可以大大地丰富雕塑家关于形式的知识经验。现代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日益呈现出其世界性特征,亨利·摩尔独创的环境雕塑语言艺术为现代环境雕塑艺术宝殿提供了全新的艺术典范。
当代雕塑,等风来
作者: 刘霞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级市场   当代雕塑   装置艺术   成交数据   卢征   想飞   西方现代艺术   架上绘画   前冲   当代绘画  
描述: 网络有很多金句,有一句是"如果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就静下心来学习",还有另外一句,可以搭个下联,"想飞起来,往前冲是不够的,只有等风来"。这两句话不知道安慰了多少踌躇的有志青年,而对于高深莫测的艺术市场,这两句简单的道理或许同样受用。中国当代雕塑,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同当代架上绘画、装置艺术以及行为艺术一起,从星星画展后,开始研究与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走上自身发展的当代之路。从艺术本身来看,雕塑和油画的发展基本同步,可在艺术市场参与之后,当代绘画在市场价格一路狂飙,而雕塑却遭遇了绘画和装置的围追堵截。
生命的欢颜—评古原的油画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世界   绘画作品   艺术效果   艺术家   西方现代绘画   旋涡   笔触   原始性   油画   理性  
描述: 古原的油画展开的是一片生命的世界。在那里,奔放的笔触铺排叠垒,浓烈的色彩浑然交织,构成魔方般旋转空间,充盈着生命的原始性的力量。在他作品面前,人们或许还来不及理性地思考他风格的来源,便会被他所营造的生命世界所吸引,跌入他作品复杂的结构旋涡。绘画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在观赏的视线触及画作的瞬间,便产生了艺术效果的全部。古原的油画,就是那种在"第一眼"就能打动人的艺术。
关注生命的表现性绘画
作者: 王端廷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中国传统绘画   新表现主义   现当代艺术   荷花   西方现代艺术   绘画表现   抽象表现主义   关注生命   林风眠  
描述: 今天,我想尝试从中国和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角度,对刘国夫绘画的历史背景做一个梳理。一百年来的中国油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徐悲鸿开创的写实性绘画体系,另一类是林风眠建立的表现性绘画体系。从林风眠、苏天赐、沈行工到刘国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表现性绘画演变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就:中国早期的表现性绘画主要是中西文化图像
中国抽象艺术的问题情景与王易罡的抽象艺术创作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绘画   王易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艺术创作   作品   美术馆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王易罡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在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1993年任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1997年任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至今1999-2003年兼任东宇美术馆馆长,鲁迅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批沈阳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0年任鲁迅美术学院博物馆馆长,大连校区基础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研究员。
扫描中国油画艺术20年的变革与发展
作者: 刘兴涛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前卫艺术   油画艺术   20世纪   美术新潮   变革与发展   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这里探讨的油画艺术20年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结束这一时间维段。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历史变化的原因.油画艺术乃至整个中国绘画艺术这20年的发展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
中国画主义
作者: 石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艺术境界   现代中国画   西方绘画   传统型   中国画艺术   西方现代绘画   传统中国画   油画   东方绘画  
描述: 石齐属于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行中国画变革的艺术家。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他在穿越中西各种艺术思想和形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石齐风格”。石齐早年师从于黄胄、刘海粟诸师,并追随徐悲鸿的创作观念,所学甚为驳杂,除中国画外,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连环画、雕塑、装饰画、书法等,都有所涉猎,这为其后的中国画创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石齐的艺术实践来看,他对传统中国画的重大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融入抽象、印象的观念和形式要素,使三者在表现性的美学平台上达到新的统一。不仅如此,石齐还以此为契机,重建了传统笔墨,焕发了传统笔墨的活力、生机与本真。这一结果也是他“三象并举”(具象、印象、抽象)理论的具体实践。 ——张晓凌
< 1 2 3 ... 8 9 10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