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现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31 条
-
悲哀的逋逃薮李桦早期作品欣赏
-
作者:
吴瑾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哀
中央美术学院
先驱者
西方现代派
早期
创作
新兴版画
作品欣赏
-
描述:
李桦(1907-l994)是我国新兴版画运动先驱者,l934年开始创作版画并在广州组织“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在鲁迅先生的关怀和指导下,从事版画的创作和研究,组织推动版画运动。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培养出大量优秀版画人才。对我国创作版画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早年在广州学油画,推崇西方现代派,组织社团,出版期刊,举办画展……而他是怎样从油画转向版画的,他早期的版画又是怎样的呢,这就很少人知道了。
-
迟来的大师 吴大羽
-
作者:
晰然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潘天寿
中国嘉德
北京保利
吴冠中
西方现代主义
赵无极
吴大羽
林风眠
《无题》
-
描述:
如果对2015年前半年的油画板块作一番回顾,有一位艺术家在整个略显平淡的板块中显得十分亮眼,这个人就是听起来有几分陌生的吴大羽。事件一:2015年5月17日,吴大羽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谱韵-63》在中国嘉德春拍上以1150万元成交,创下其作品拍卖成交新纪录。事件二:2015年6月7日,吴大羽创作于1980年的作品《无题》,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035万元成交,成就吴大羽个人作品成交第二高价。
-
我与绘画
-
作者:
许淇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石膏像
绘画语言
德国表现主义
上海美专
西方现代派
中国画
林风眠
油画
苏州
-
描述:
我这一生,也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这个"也",说明我另有不解之缘——文学。少时虽早慧,却学有偏门,数理化功课一塌糊涂,不得已,只能进私立的苏州美专沪校。我家住浦东,每日摆渡到四川路上的企业大楼的画室,画全中国最标准的石膏像。那一批西方古典雕塑名作石膏像,是校长颜文樑先生从法国购买装箱搭邮船运回国的,据说直接从原作翻制,比较接近原作吧?近读诗人邵洵美的旅行随笔获知,在巴黎万花楼斜对面就有一个卖石膏像的铺子,凡卢佛宫陈列的希腊罗马著名的雕塑均有售,他就曾订购了《伏尔泰》像等名作,准备捐赠国内的艺术学校,惜运货船在
-
关于借鉴西方文学艺术技巧的问题
-
作者:
林非
来源:
海燕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艺术技巧
中国作家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十九世纪
西方现代主义
创作思潮
西方文学创作
二十世纪
-
描述:
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创作无疑可以说是攀登上了艺术的高峰,描绘得多么的明亮和清晰,形象和灵动、细腻和深邃,竟犹似一幅幅绚丽和壮阔的油画竖立在人们面前。当你津津有味地翻阅着巴尔扎克、狄更斯或托尔斯泰这些作家的篇章时,似乎真的就瞧见了他们所刻画的五彩缤纷的景色、高矮参差的房舍,和在那种环境里活动着的多少男男女女的人物,而且还凭借作家的笔墨洞察他们善良抑或邪恶、高尚抑或卑劣的性格,就这样眺望着、欣赏着,领悟着,思索着,赞叹着,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识见和升华自己的灵魂。在整个十九世纪中间多少杰出作家的此种艺术技巧,确实是至今还依旧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鉴的。至于二十世纪整个西方文学的创作思潮,就更为鲜明地显示了在艺术技巧方面竭力趋于新奇与多变的刻苦追求,这肯定会给同辈以及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借鉴的目标,当前已经有不少的中国作家很下功夫地去学习和模仿,像这样进行的尝试和探索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以丰富和拓宽我们从事文学创作的种种艺术技巧。当我们直面着许多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十分清晰地发现它们几乎显示出一种共同的表征,这就是其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里所进涌着的微妙的意识流,异常强烈地笼罩着整个
-
父爱如山
-
作者:
Bttcher+Henssler
Edmire
Giulio Iacchetti
j-me
Knud Holscher
Mukul Goyal
Marcantonio Raimondi Malerba
Norm Architects
Sφren Refsgaard
Simon Stevens
Tom Stepp
Troels Seidenfaden
Tools Design
Yu-Fen LO
伏平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节
甘醇
罗中立
成熟稳重
密封袋
一界
一本
《父亲》
饮茶习俗
西方现代艺术
-
描述:
罗中立最著名的油画《父亲》以浓厚的油彩和西方现代艺术中超写实的手法,巧妙地采用特写构图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那饱经沧桑黑沉沉的脸庞、深邃忧郁藏着无言悲哀的眼睛、古松皮似宽大粗糙的双手感动了无数的欣赏者。而父爱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像一杯甘醇的酒令人回味无穷。父爱是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情感,深入于内心,铭刻于脑海。
-
二维非洲艺术雕塑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感性
二维图像
非洲
灵感
艺术家
西方现代艺术
巴尔
作品
女性
-
描述:
荷兰艺术家英格丽·巴尔斯创造了一系列数码摄影拼贴作品,作品的灵感来自非洲经典艺术。受非洲立体木雕的巨大魅力感染,英格丽·巴尔斯认为将古董和木制品组合成人的血肉非常具有挑战性。她以女性的形体为主题,将她们与其他有生命的物体一起摄入镜头。这些二维图片经后期处理后散发出三维木雕的气场,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创造了强烈的视觉感。 英格丽·巴尔斯认为摄影是有限的,她希望让平面的二维图像具有逼真的三维感染力,这个有趣的过程似乎更加令她着迷。
-
野花题材油画创作探索
-
作者:
陈韵西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对象
绘画作品
生命个体
室内花卉
西方现代绘画
主题创作
印象主义
威尼斯画派
油画创作
绘画创作
-
描述:
古今中外,向来不乏有关花卉的绘画作品。它们时为主体,多为陪衬;它们或为描绘知名家养花卉的静物作品,或为表现自然环境中花卉生长的风景作品。优化主题创作以表现平凡而野性的花为载体,表现花卉的形态之美,追求的是其自然中的美。因此,在对象的选择上,、摒弃了诸如牡丹、玉兰、玫瑰这样的知名而娇贵的室内花卉,进而很自然地想到了选取草原上的无名野花来作为创作对象。野花系列油画主题创作,以“花”这种自然存在作为创作对象,
-
中国画造型研究
-
作者:
闫晓丹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论
似与不似之间
绘画观念
绘画过程
中国的传统
现代绘画
古代绘画
西方现代主义
写实油画
迁想妙得
-
描述:
在绘画过程中,造型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是绘画的基础。中国现代绘画与古代绘画在造型上有所突破但同时也保留了中国的传统特色。中国传统绘画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写实油画和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绘画,这种区别从画面本身来看主要表现在中国画独特的造型上。因此理解中国画的造型特点是看懂中国画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思考
-
作者:
王葆华
姚兴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彼得大教堂
艺术变形
人文景观
变形比较
西方现代艺术
城市规划者
景观艺术
城市雕塑
纪念意义
城市景观环境
-
描述:
本文以"城市雕塑的概念""城市雕塑的共同特征""城市雕塑的创作手法"三个范畴对现代城市雕塑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运用讲城市雕塑的创作手法以概括、夸张、变形比较说明的方法,简述了景观艺术与城市雕塑相互完善的作用,为现代城市雕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
谈公共雕塑
-
作者:
王平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彼得大教堂
艺术变形
人文景观
变形比较
西方现代艺术
城市规划者
景观艺术
城市雕塑
纪念意义
城市景观环境
-
描述: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公共雕塑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对艺术品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也促使公共雕塑的类型朝多元化发展。科技进步又为公共雕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雕塑材料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雕塑中主要依赖石材和青铜材质,更多类型的新型材料不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公共雕塑材料所呈现出来的角色是主动的、张扬的,不仅表现外在形体,而且充分展现自身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