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虚实之境与几何之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之美   家居生活   传统审美   雕塑作品   文化内涵   西方现代艺术   家居设计   几何  
描述: 东方传统审美讲求虚实之境,西方现代艺术讲求几何美学,当二者在家居设计中相遇并融汇,一桌一椅、一床一柜皆具灵性。实用与审美之外,平仄品牌给家居生活注入了更具气韵的文化内涵。竹嵌错落有致的山形屏风,与稀奇雕塑作品的混搭,演绎出现代艺术与中式家居的和谐之美。
虚实之境与几何之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光   家居生活   传统审美   雕塑作品   edition   西方现代艺术   黑黄檀   家居设计  
描述: ,与稀奇雕塑作品的混搭,演绎出现代艺术与中式家居的和谐之美。图注:1.《竹嵌几何屏风》规格:3000~*500~*1935mm材料:紫光檀(东非黑黄檀)、竹
文学主体间性该做何解:关于文学主体间性的几点看法
作者: 胡菁慧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主客体关系   间性   文本创作   西方现代哲学   山水景物   审美关系   杨春时   中国文学理论   思考点  
描述: 源于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的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也确立了主体性,与此同时,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开始了主体间性的拓展。以杨春时教授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强调文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主客体间的认知和对抗,应该是主客体间的共性存在,是文本创作主体对世界主体的互动与交流。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因而是自
抽象艺术与生命文化
作者: 许德民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式   抽象绘画   具象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非理性   生命文化   艺术文化   西方美术史   逻辑理性  
描述: 抽象艺术包括音乐、抽象绘画、抽象雕塑、抽象摄影、抽象诗、抽象舞蹈等。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抽象艺术通常直指抽象绘画。抽象艺术的定义: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非具象容易理解,没有具体的物象和形象;非理性即非主题、非问题。这里的非理性主要指的是非逻辑理性,
浅谈雕塑在钧瓷中的运用
作者: 海书杰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钧瓷造型   西方现代雕塑   传统雕塑  
描述: 在当代钧瓷设计制作不断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中国钧瓷传统造型太多的涵盖了钧瓷的各个领域,可见传统钧瓷造型对现代钧瓷雕塑设计师的影响,而随着西方雕塑的进入,在取代中国传统雕塑的同时,随着人们追求的不断提高与审美的国际化,而西方雕塑的进入与发展由南向北逐渐的也对钧瓷的造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钧瓷雕塑艺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渐渐的雕塑越来越多的进入了钧瓷造型审美领域,使传统的钧瓷造型与现代的雕塑完美的融入在一起,为钧瓷注入新的血液,使钧瓷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与希望,促使钧瓷的未来能够更加辉煌。
赵无极近现代艺术名作鉴赏
作者: 益林   来源: 秘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抒情抽象   高等学校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专科学校   江苏南通   装饰艺术   绘画空间   无极   绘画创作  
描述: 赵无极,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曾获法国骑士勋章。1921年生于北京,2013年4月9日病故于瑞士,享年93岁。童年在故乡江苏南通学习绘国。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巴黎。在绘画创作上,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营造出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赵无极以充沛的创作激情,宽阔的文化视野,从客观对
西方现代戏剧的流变及规律浅析
作者: 陈海燕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现代戏剧   规律   流变  
描述: 西方现代戏剧是西方整个现代文学大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现代戏剧流派的演进与更替,呈现出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整体风貌.本文主要考察和梳理了以写实主义戏剧肇始的西方现代戏剧,同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浅析.
首届城雕展漫步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嗓门   钱绍武   西方现代派   郑板桥   城雕   李振才   布德尔   霍去病墓   隋建国   中国美术馆  
描述: 玉兰花刚刚开过,正是藤萝绽紫的时候,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记得初选的时候,作品按省、市分放。山东那个区间虽然在个角落里,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钱绍武先生那个大嗓门高兴地说:山东这次搞得不错呵.我听着乐滋滋的,据我所知,山东的雕塑力量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虽说是敢拼搏、勇攀登,但印象中总觉得根基浅一点。待走到作品面前一看,不禁悲喜交集,大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五三纪念碑》(李振才作)、《李清照》(张昆仑作)、《旋律》(隋建国作)、《郑板桥》(仇志海作)、《组鹤》(秦朴作)……
张曙光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嗓门   钱绍武   西方现代派   郑板桥   城雕   李振才   布德尔   霍去病墓   隋建国   中国美术馆  
描述: 张曙光油画作品
日出·印象
作者: 克劳德·莫奈   来源: 青岛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守思想   鲁昂   作品名称   写生画   作品类型   弗尔   干草垛   西方现代绘画   在阿   莫奈  
描述: 作品名称:《日出·印象》作品类型:画布油画作品尺寸:48cm×64cm时间:1872年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他的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干草垛》、《睡莲》、《扶阳伞的女人》、《鲁昂大教堂》等。《日出·印象》是莫奈于1872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
< 1 2 3 ... 9 10 11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