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家附近也有个小酒铺
作者: 王玉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面   腻子   汪曾祺   顶棚   灯光   柜台   玻璃罐   烟气   下酒   围裙  
描述: 我看汪曾祺写安乐居,写安乐居的那些老酒腻子们,没看够,想添点。我家附近也有个小酒铺,在白纸坊丁字路口的把角上,斜对面是人民银行储蓄所(后改成工商银行)。小时候常跟我爸去那。我尤其喜欢冬天的小酒铺。
雕塑家曹春生作品欣赏
作者: 曹春生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节高   瓷板   釉里红盖罐   红竹   静雅  
描述: 雕塑家曹春生作品欣赏
婺州窑釉下褐彩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陈新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陶瓷研究   婺州窑   盖罐   青釉   制作技艺   装饰工艺   商周时期   褐彩   古窑址   釉下彩  
描述: 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婺州窑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前的上山文化中就开始制陶,商周时期烧制了原始瓷,到东汉时期在原始瓷的基础上创烧成功成熟的瓷器。婺州窑是青瓷的发祥地之一,在婺州窑漫长的发展史中,虽历经朝代更替,但婺州窑的陶瓷制作技艺绵延不绝,历代窑工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改进陶瓷制作技艺,创造出了匠心独具、风格独特、技法鲜明、款式众多的婺州窑陶瓷。它不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还体现了民族精神,是我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立体坛城 稀世奇珍——院藏弘觉寺地宫佛塔
作者: 杜爱华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胜佛母   贯耳瓶   盖罐   青釉   瓷罐   南京牛首山   南京博物院   兽角   御用监   弘觉寺  
描述: ,第73页)。须弥山形石座呈方形,四角各放一个青花瓷罐,罐内有灵骨、合利等物。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釉盖、玉贯耳瓶,锡盒和银叉各一
郑和与永宣青花瓷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胜佛母   贯耳瓶   盖罐   青釉   瓷罐   南京牛首山   南京博物院   兽角   御用监   弘觉寺  
描述: 郑和下西洋 15世纪初,世界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中国封建社会迎来了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兴盛时期。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颇有政治抱负的君王,他站在封建社会的顶峰,居高临下,以欲与汉、唐相比隆的气势在永乐元年(1403年)对礼部宣称:“帝王居中,抚驭万方,当如天地之大,无不覆载。远人来归者,悉抚绥之,俾各遂所欲。”(《明成祖实录》卷二十三)他忠实地秉承太祖朱元璋对四邻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洪武二年(1369年)颁布的“皇明祖训”指出:“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故中国奠安,四方所得非有意于臣服之也”。(朱元璋《皇明祖训》首章)成祖朱棣和宣宗朱瞻基继承太祖的外交方针,对海外诸国以德服人,“厚往薄来”,采取安抚驾驭各国的怀柔政策。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颁布了第二次出使西洋敕谕:“尔等祈顺天道,格尊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鹤声、郑一均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朱瞻基派遣郑和前往诸蕃国时也强调:“其各敬天道,抚揖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七) 明代以前的历代君主都没有提出过与邻国“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主张,只有成祖和宣宗有如此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菏泽古沉船出土元代青花瓷
作者: 王守功   张启龙   李罘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胜佛母   贯耳瓶   盖罐   青釉   瓷罐   南京牛首山   南京博物院   兽角   御用监   弘觉寺  
描述: 菏泽古沉船出土元代青花瓷
元末明初象舆人物故事图青花大瓷罐
作者: 吴红艳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丰肩   陕西省咸阳市   舆人   莲瓣纹   鼓腹   文物保护   瓷罐   元末明初   菊花纹  
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精品库房之中摆放有一件青花象舆人物故事图瓷罐(图一),经专家鉴定,为元末明初青花瓷珍品。此通高34厘米。整体厚重浑圆,丰肩,鼓腹,腹自上而下渐收,平底,矮圈足。通体施青花
汝窑瓶·青花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丰肩   陕西省咸阳市   舆人   莲瓣纹   鼓腹   文物保护   瓷罐   元末明初   菊花纹  
描述: 汝窑瓶·青花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鹿鹤同春”玉壶春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丰肩   陕西省咸阳市   舆人   莲瓣纹   鼓腹   文物保护   瓷罐   元末明初   菊花纹  
描述: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鹿鹤同春”玉壶春瓶
古陶瓷中猴的形象
作者: 龙霄飞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塑罐   撇口   白釉   磁州窑白地黑花   黄釉   褐彩   博物馆藏   装饰手法   小猴   青花釉里红  
描述: 猴子性灵而讨人喜欢,自古就与人类亲近,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人把这种喜爱展现在日常使用的各种器物和陈设中。在历代的古陶瓷器物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猴”的形象。古陶瓷器物上首先出现“猴”的形象还是在陶器上。陶器的烧造历史要大大早于瓷器,且由于陶器的烧造易于瓷器,因而在装饰上也较瓷器为成熟,各类装饰手法和纹样较早出现在陶器上也就不难理解了。陶器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毕竟较为单一和粗简,而瓷器出现以后,其丰富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法对于猴子形象的表现提供
< 1 2 3 ... 23 24 25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