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搜索到相关结果 98 条
-
一幅美丽的冰雪画——评电台专题节目《北国冰雪更宜人》
-
作者:
辛源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播电台
冰城
哈尔滨
雪花
松花江
广播音乐
音乐艺术
雕塑家
专题节目
精品
-
描述:
在古今中外的诗人、画家、雕塑家的笔下,有许多关于创造和描写冰雪的精品之作。近年来,由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周英编创的一组《北国冰雪更宜人》专题音乐节目,为冰城的广大听众带来了音乐艺术的新享受。
-
五彩花瓣空中飘
-
作者:
方雄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厕所
出入通道
广州
左右
钥匙
大门
装饰
精神污染
楼梯
打油诗
-
描述:
五彩花瓣空中飘
-
雕塑创作点滴
-
作者:
杨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生存价值
基础课程设置
创作热情
生存状态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生命价值
作品
语言特性
雕塑
-
描述:
劳作之余似有不少感慨,而这种感慨一旦形成文字、又觉得有些似是而非.许多人在看我的作品时,对我作品里那种流淌、扭曲的造型本身以及所产生的疲惫、抽定的精神状态流露出某种兴趣和疑问.过种造型所表露出的无奈、空荡感正是我欲表现的,现代人所共有的一种对生存状态,生存价值的疑问和精神无所依托的体验和感受
-
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世界短篇小说精粹》序
-
作者:
雷成德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粹
马克·吐温
契诃夫
莫泊桑
短篇小说
-
描述:
本文对短篇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宏观的审视,对主要国家的主要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尤以法、俄、美三国的成就为例,同时也对东方的短篇小说成就做了概括的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勾勒.
-
石雕巾帼: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研究会会员叶笑微
-
作者:
林艺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
青田石雕
出版社
浙江省
台湾
黄杨木
设计创作
精品
美术作品
工艺美术
-
描述:
在温州,叶笑微是唯一的石雕巾帼。她创作的石雕,不仅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精英作品展创作奖,而且声振台湾,被台湾一家出版社选入《工艺美术精品》画册。最近,她的石雕《西施浣纱》,光荣入选,参加在京召开的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举办的世界妇女美术作品展览。
-
上海人的性格与现代性
-
作者:
桂勇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沟通能力
文化精神
社会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
上海
否定性
现代性
外地人
性格
现代精神
-
描述:
在外地人心目中的印象:精明、会盘算、浮浮雕、时髦、标新立异、集体观念淡薄、市侩、自私、冷漠、能说会道、小家子气……,如此案等。这些词语不论其具体含义如何,其总的倾向是表示对上海人的鄙夷。的确,上海人具有
-
深层推进——兼谈油画格局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材料
印象主义
风格主义
后现代艺术
个人价值
后现代时期
精神取向
充分发育
画格
中国油画
-
描述:
当有人宣布油画已属过去时态而不再具有问题时,中国油画却以它的整体势态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如果把精神和语言上纵深掘进的可能性看成是无止境的,那么在油画和泛油画领域中横向开拓的可能性也将成为无止境
-
挤压的空间与精神的扩张:杨克勤油画近作短评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度认识
管状物
中所
精冲
以行
中衡
意到
人体局部
杨克勤
系列作品
-
描述:
的东西不是短暂的感觉而是一种持续的情绪,每一幅作品是这种情绪和精神的片断。 情绪的片断表现为作品中所描绘物象的片断,捕捉片断并以淋漓尽致的手法使物象“具体化”,是90年代
-
鲁迅美术学院画廊简介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业务机构
艺术市场
艺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本土文化
水彩画
艺术家
鲁迅
美术学院
艺术精品
-
描述:
鲁迅美术学院画廊隶属于鲁迅美术学院。是学院对外开展艺术交流的业务机构。旨在弘扬中国本土文化,促进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向世界推出当代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画廊专门推介东北当代油画、国画、雕塑、水彩画、版画、工艺等精品,并为客商代理收购中国艺术精品和提供艺术咨询。
-
体验雕塑空间
-
作者:
鲍海宁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系统
精神空间
情感的作用
形体与空间
空间形式
雕塑艺术
情感空间
雕塑空间
情感因素
现代雕塑
-
描述:
“一物摆脱了抽象而成为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这只是因为情感的作用。”而“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物理空间的运用只是手段,而最终是要达到精神空间的实现。从自然与现实吸取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