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创造民族形式 增加精神内涵——油画家赵友萍访谈
作者: 张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形式语言   精神性   精神内涵   油画写生   艺术家   后现代文化   “意境”说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  
描述: 张鹏:赵先生,您是中国著名的女油画家,又是一位学生们十分爱戴的师长,大家很想了解您近年的创作与生活情况。 赵友萍: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目前我仍按原计划进行研究。一个是对色彩问题的研究,我和李天祥合著了《色彩美》一书,去年已出版发行。另一个是对“虚象画”的研究,作为中国画家我学的却是西方油画,与其它的东方画家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民族化的问题。我体会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学习西方油画的精华。一是与中国传统中优秀的文化相融合。五十年代这个问题已在我国美术界提出了。不少画家在这方面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董希文先生创作的《开国大典》得到一致的好评。当时我与李天祥也做了不少尝试。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既为中国群众乐于接受又不失油画特色的方法,考虑到中国百姓对大明大暗对比的表现手法不易接受就参考了中国年画中的某些优点,创造了“平光不平涂”的
画布前的思索
作者: 黄来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色彩的表现力   艺术技巧   精神内涵   画布   审美意识   自然美   绘画基本功   理想美   艺术修养  
描述: 多年来,我始终是在过去各诸家画派的影响上,在坚实的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中,努力吸收多元化的艺术修养,以陶冶个性的气质,让情感深切炽热,培养精神的悟性及对油画色彩的表现力和艺术技巧的思考、探索。形成自己主观的审美意识、色彩力度、技巧表现或艺术情趣。我的油画是有意无意的或有形无形的,在向这里移动。
空谷话浅绛·浅绛文人瓷画和中国传统文人画
作者: 空谷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家   客观物象   精神内涵   表现形式   文人士大夫   瓷画   艺术形象   绘画创作   中国瓷器   传统文人画  
描述: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瓷器制作发展到晚清民国阶段,在工艺上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也难怪,经过漫长的探索和积累,瓷器制作工艺已经趋于成熟,再也没有多少创新的空间了,所以中国瓷器史写到清晚期、民国,于制作工艺上乏善可陈,也是历史的必然。 工艺上乏善可陈,艺术上却是异军突起。晚清民国瓷器的最大亮点应该说是文人画入瓷,这也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公认。文人画入瓷,从浅绛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新粉彩,开辟了中国瓷器绘画的新篇章。从这个时候开始,以王少维、金品卿为代表的一批御窑厂画师,借鉴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和表现技法,大胆地运用于瓷画创作,把中国瓷器纹饰绘制从工艺性的描绘提升到艺术创作的殿堂。 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它和浅绛文人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必然是浅绛爱好者关心的一个有趣的话题。 陈衡恪曾经对文人画有一个定义:“何为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情趣,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一结论相当精辟。它说明,文人画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而着重于画家主观感受的表达,而这种主观感受又是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感受,是淡薄趣远的文人意趣,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文人操守,是豁达大度、自持自矜的文人品性的浓缩。
雕塑的诗性--兼谈人物精神的塑造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   模糊   跳动   人物   精神内涵   简约   艺术创作   雕塑  
描述: 雕塑的“模糊”、“跳动”、“简约”与诗有着共通的特性,它通过形体的凹凸,光滑而造成不同的影,使雕塑吟诵动人的诗,而表达生命的真实,每一尊雕塑都是一首诗,其中蕴涵着每一个被塑者思想的光芒,折射着个性的美,这一切在作品中都归结为“瞬间之神”的把握-“诗”的灵魂。
景观园林中的雕塑艺术
作者: 王培良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帝王宫苑   神话传说   中国传统园林   园林建筑   精神内涵   艺术家   景观雕塑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夫子以山水的话语阐述着人对自然生态、美好环境的向往与追求。构成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审美的雕塑艺术,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在雕塑的形态及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进行变革的思考,才能创造出更多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共生的雕塑形态。雕塑的力量是最强的,同时对空间有很大的改变作用,园林小品改变并丰富着环境,雕塑改变
视觉图像的修正——浅议当代中国具象油画的摹写现象
作者: 范勃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语言特征   视觉图像   精神内涵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作品   油画创作   形式结构   中国油画  
描述: 在近年的油画创作中,语言的完善,面貌的多样,说明中国油画对西方传统绘画图像的研究与借鉴已进入更深层面。“图式摹写”已成为当代油画创作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对西方艺术图像的摹写使中国油画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明显进步,产生了一些成功的作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图式摹写”是指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图像中的形式结构,语言特征及精神内涵进行移植和嫁接。我把油画创作中出现的这种“图式摹写”大致归结为三类。一是在形式结构或语言特征上借用和移植,具有较强的文化针对性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二是借助于西方艺术图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无法摆脱西方大师及其作品的影响,精神内涵也终归被其同化。三是从形式结构、语言特征及精神内涵上全部摹写,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自我完全迷失在大师的作品中。在提出问题时我们将进一步根据具体作品说明这个现象。
风景的发现与文化的穿越:旅法艺术家杨凯
作者: 范迪安   杨凯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巴黎   文化   精神内涵   自然风景   艺术家   创作   作品   写生   油画  
描述: 当杨凯的风景画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可以让人看到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象他这样几十年以风景画作为艺术专攻目标的画家而今已不多见.他的作品展现的是一条不断走向自然的人生之旅。只有从心灵上真正热爱自然的人.才能几十年锲而不舍地把风景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长期的远足中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探索。走向自然的道路实际上也是一条孤寂的道路.杨凯在风景画上形成的丰富成果.就印证了他在这个领域艰辛跋涉的历程。第二.纵观杨凯在风景画一主题的沉潜,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面貌具有宽阔展开的特点。从早年在国内的创作到前往巴黎求学探艺.从旅法期间的研究到近年定居北京的发展.他在风景油画上的不断深入.呈现出不同时期学术专研的目标.阶段性的艺术特征非常明显。在绘画的表现力愈发强烈的同时,他在风景油画上所展示出的文化追求也愈加明显。这两个特点——一是坚定的信念.一是清晰的学术意识.使得他的风景油画成为当代画坛一方独特的风景。
对自我造型语言符号的思考
作者: 汪明强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油画   油画艺术   语言符号   古典写实主义   古典油画   民族文化   技法语言   高等美术教育   中国油画   文化精神内涵  
描述: 从童年习画到登堂入室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记得在上大学前,去北京参观"中央美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双年展",在展厅里被杨飞云先生的油画所震撼,油画竟有如此强的表现力,而且能够刻画得那么精细如微,在当时看来的确难以想象。强烈的好奇心让我鼓足勇气走进了杨先生的画室,在画室里我看到了先生许
论中国画理论对意象油画的影响
作者: 封习虎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核   意象理论   中国画   意象   意象油画  
描述: 中国的意象油画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的传统意象理论也一直伴随在他们的创作中。在这一过程中,意象油画最大程度地渗入和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心理,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中国化的文化观念、人格境界和审美格调。
论中国画理论对意象油画的影响
作者: 封习虎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核   意象理论   中国画   意象   意象油画  
描述: 中国的意象油画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画的传统意象理论也一直伴随在他们的创作中。在这一过程中,意象油画最大程度地渗入和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心理,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中国化的文化观念、人格境界和审美格调。
< 1 2 3 4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