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唐宋石窟造像的情感差异
作者: 胡雪   张艳珍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唐代   传统雕塑   石窟造像  
描述: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以陵墓雕塑和石窟造像为主,朝代的繁盛兴衰与雕塑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唐代的美术,达到了中国古代美术的全面发展阶段,而这一时期下的雕塑艺术也自然占有精彩的篇章,宋代的美术则逐渐走向世俗化,雕塑艺术也逐渐缺乏雕塑本身应有的强劲精神,这些情感上的差异在唐宋两朝表现得极为明显。
中国石窟造像的转折点——须弥山石窟
作者: 高岭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佛教   雕塑工艺   中国   石窟造像  
描述: 除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丝绸之路上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它们也都记载了历代王朝对佛教的诠释和雕塑工艺的造诣。以佛家谶语“须弥”为名的须弥山石窟,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代表。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佛教壁画
作者: 吕小川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佛教壁画   十六国时期   中国传统绘画   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   印度佛教艺术   南北朝时期   佛教造像   石窟造像  
描述: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美术的兴起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早期的佛教造像只雕塑佛座、佛发、佛足和菩提树等来象征佛或佛说法的场面。根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内
云冈舞蹈从石窟造像中走来 舞蹈《云冈莲珠纹舞》创作谈
作者: 李莉   来源: 舞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舞蹈   云冈石窟   造像艺术   北魏时期   创作   历史文化遗产   舞蹈形态   石窟造像  
描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保存了我国北魏时期石窟雕刻造像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包含内容丰富的舞蹈形态,人世间柔美的舞蹈姿态被绘刻在窟壁、窟龛、门楣上,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古代舞蹈的造型,是规划和研究云冈舞蹈极为珍贵的历史参考资料。云冈舞蹈的创作研究者和练习表演者都能从壁画的舞姿造像中,探索出某一舞姿是从什么样的肢体动作线条的流动运行
试论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作者: 黎方银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文化精神   宝顶石窟   佛教文化   宋代文化   大足   文化基础   民间信仰   供养人   石窟造像  
描述: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宋代雕塑考察心得
作者: 陈原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宝顶山   生活气息   宋代   艺术发展   程式化   摩崖造像   世俗化   雕塑   石窟造像  
描述: 雕塑艺术发展到了宋代,石窟造像的程式化使佛像造型极度衰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宋代山水画的高度发展,对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雕塑与环境更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最典型的实例,要数大足的宝顶山了。大足的摩崖造像是依马蹄形的山形建造的,尽管它构思、场面宏大,且依山环绕,但由于它利用了其间高大树木的遮拦,人进去后对环形的造像不能一目了然,从而保持了它情节的程序性和整体的神秘感。泉水,在北魏及唐代石刻中,是随意流消而不加以重视的。但在这里,却得以充分利用。《牧牛图》中涓涓溪流,增添了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九龙灌顶》更是别具一格,许多表现太子沐
山东青州发现北魏彩绘造像
作者: 庄明军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彩绘   青州市   同心圆   火焰   光环   莲芯   出土   菩萨   石窟造像  
描述: 1994年12月,青州市酒厂工地出土北魏彩绘造像一件,现介绍如下。该造像青石质,高134、宽90厘米。光背舟形,周饰火焰纹,顶尖部稍敛曲内翘,两侧及底平直,下有圆榫。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主佛高83.5厘米,螺发高肉髻,细高鼻,面相清瘦,口涂朱色,满面贴金。内着僧祗支,穿褒衣博带袈裟,手残,应是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圆形座上。头后五道同心圆头光,直径38厘米,光环分别饰以五彩。头光内饰浮雕仰莲,莲芯与佛头后髻相连,脖颈处透空。
龙门石窟造像的新发现
作者: 温玉成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王母   龙门石窟   保护工程   新发现   浮雕   火焰   洞窟   东王公   菩萨   石窟造像  
描述: 最近几年,随着龙门石窟保护工程的展开和研究工作的深入,陆续发现了一批宝贵的石窟新资料,现综合报告如下。1.火烧洞券面火烧洞是完工于熙平初年前后的北魏大窟。其券面上部因位高、残破不易辨认。1987年秋
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 劳伯敏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造像   卢舍那佛   飞来峰   唐僧取经   浮雕   题记   罗汉   北宋   喇嘛教   石窟造像  
描述: 飞来峰造像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石窟造像群,由五代、宋、元时期三百余尊造像组成,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多。它位于浙江杭州著名风景区飞来峰的东、北两麓,散布于青林、玉乳、龙泓、射旭、呼猿诸洞内外及沿溪涧的岩壁上。关于飞来峰造像,学术界已作过很多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981年,笔者参加了对该
西湖飞东峰的石窟艺术
作者: 王伯敏   来源: 文物 年份: 195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宋代   五代   造像艺术   自然与人   敦煌莫高窟   元代   作品   杭州西湖   石窟造像  
描述: 杭州西湖,固以湖山的秀丽优美著称,环湖诸山的石窟造像,也有它一定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这些凿刻在巉岩石壁间的造像,虽然遭到长时期自然与人为的毁坏,但仍有不少遗像至今犹保存完好。这是古代雕塑家辛勤创造的业迹,是中国雕塑史上不可分割的部分。西湖的石窟造像艺术,在年代与数量上,固然不及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大同的云岗,洛阳的龙门,但作为研究中国五代、宋、元时期造像艺术来说,仍有重要的价值,是应该予以珍视的。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