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用艺术语言评论社会问题:苏新平近作的新走向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石版画   评论   艺术家   近作   艺术语言   作品   社会问题   新走向   新平  
描述: 我在1991年曾经撰文评论苏新平的石版画艺术,认为它介于再现物质空间和追求想象空间之间。辽阔的草原极地、远去的马匹和徒然四顾的牧民,是苏新平渲染寂然通睿而又宁静致远的凝固时空和普泛生存意识的重要视觉
“人化自然”是研究美的本质的出发点
作者: 高岭   来源: 文科季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石版画   评论   艺术家   近作   艺术语言   作品   社会问题   新走向   新平  
描述: “人化自然”是研究美的本质的出发点
谈莫罗的素描和米罗的版画
作者: 朱维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铜版画   石版画   艺术家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莎乐美   古典主义   作品   象征主义  
描述: 在从事素描和版画教学中,我总是不能不提到莫罗和米罗,他们有着独特的风格,是有国际影响的美术大师,除油画外,莫罗在素描方面,米罗在版画方面都有他们突出和独到的成就。现仅就他们的这两方面,谈谈我对他们的认识,并郑重地推介给读者。
贾科梅蒂的绘画艺术 光之体验
作者: 伊夫·博纳富瓦   马静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素描   文艺复兴   体验   石版画   色彩   绘画艺术   贾科梅蒂   双重使命   作品  
描述: 一为了理解最后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对先前一些时期加以重新考虑,因为贾科梅蒂作品中的某一方面还没有被讨论过。直到现在,我们才能掌握他作品中的全部意义。这个方面出现在绘画中。似乎接近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注意,除去表象外,雕塑家和画家,这两个词刻在他的墓碑上。贾科梅蒂对他亲身实践的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态度中肯定有一种不对等存在。它们确实有资格组成整个墓志铭,因为自文艺复兴末以来它们的双重使命就一直很不寻常,尤其当这两个术语被赋予了相同的分量时。但是事实上,它们在贾科梅蒂的生命中真的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吗?或者说,如果
苏新平的“浮世绘”人像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奔波的人》   创作手法   《假日》   “浮世绘”   现实主义   苏新平   《表情》   艺术风格   《世纪之塔》   石版画   人像   油画  
描述: 我曾经在1998年为《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所写的《从精英到小人物》一文中提到苏新平、宋永平和其他一些年轻画家的“新浮世绘”(New Floating World)的绘画。因为他们的绘画虽然用旧的现实主义风格象征性地再现了中国当前的现象.但是他们对这现象的批判和思考是绘画的主题。尽管他们的画中似乎也有某种当代流行的“荒诞”、“调侃”的情调。中国当前的“浮世”现象的确与日本明治时代的“浮世”有一定程度的类似,即在大众生活中占据主导的生活内容和审美趣味是由一个刚刚出现的新兴富商阶层所主导的。
我是这样一路走来——苏新平集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超现实   艺术理念   终极关怀   石版画   油画作品   社会矛盾   艺术语言  
描述: 苏新平早期以版画成名,后又以油画作品享誉艺术圈。从石版画到油画,再到其他媒介如雕塑或者装置,苏新平始终平静地革新着艺术语言,以沉思者的视角观察世界,一路走来,他用画笔不断追问着社会矛盾、人生价值、艺术理念与终极关怀。他的画作中“总带着空寂和荒诞,或者带有某种超现实意味的东西”。
反思“低谷”中的中国版画
作者: 唐承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收藏家   版画艺术   低谷   石版画   艺术家   工作室   日本版画   艺术品   中国版画  
描述: 我最初接触版画,是1992年在日本爱知艺术大学院读油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版画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十分普及。经过基础训练,我被版画特殊的肌理效果和"偶然性"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从此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幸运的是,2000年我在纽约留学时,结识了版画家廖修平教授,并得到了他的教诲,受益匪浅。后经廖教授推荐,我进入了曼哈顿伊莉莎白文教基金会所属的"创造版画工作室"。那里聚集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版画艺术家,与他们的交流使我时常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异域文化的感受。这些国内外生活和教学的经历,使我对版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孩提时,我们都有过使用硬纸片或其他材料图刻纹样,再涂上彩色铅笔,印压在纸上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已经是版画了。版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
寻找真正的杜米埃(续)
作者: 再萌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股份公司   塞万提斯   摔跤运动员   独特风貌   石版画   讽刺画   典型人物   骗子手   心理刻划  
描述: 艺术上的独特风貌 在这个世界上,杜米埃唯一倾心关注的是人。用最洗练的手法表现社会性的人,通过对人物的刻划去表现那个时代最本质的东西。这是杜米埃艺术最突出的特点。 他的讽刺画,即使是讽刺性肖像画,也决不仅仅限于讽刺某个具体人物,而是择取其典型意义,着重于揭示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产物。例如,他利用了当时戏剧中塑造的骗子手罗贝尔·马凯尔的形象,使之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出现:一会儿是股份公司的经纪人,一会儿是银行家,一会儿是“慈善家”,一会儿又是医生、律师、新闻记者、小偷、或国王本人……总之,杜米埃要告诉观众,这样的骗子手和阴谋家在当时法国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又如,他的那些讽刺肖像雕刻,虽然也有名有姓,但无不是昏庸、贪婪、阴险、阿谀奉承等典型人物。而那一系列表现唐·吉诃德的油画,也决不是塞万提斯小说的简单图解。在那一幅幅具有深刻心理刻划的画面上,既有艺术家的自我写照,又反映了当时正在人们身上重复演出的唐·吉诃德式的悲剧。
美术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版画   石版画   鲁迅   丝网版画   玻璃钢   获奖作品   四川美院   美术作品   荣誉奖   油画  
描述: 美术作品
法国当代画家克留佐·拉诺夫
作者: 未来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二次世界大战   传统绘画   法国   画家   美术学校   艺术作品   石版画   绘画艺术   个性特征  
描述: 当代画家克留佐·拉诺夫(CLUSEAU-LANAUVE)1914年出生于法国佩里格市。少年在当地学校学习时,即显露出绘画的才能,引起周围人的注目。1933年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和石版画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