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93 条
-
中国画谈(中)
-
作者:
徐建融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情结
书法家
中国画家
造型
书画同源
诗画一律
中国绘画
画种
绘画性
油画
-
描述:
接下来谈笔墨、意境的问题。同样是造型,无论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西洋画或者油画等,强调的是素描、明暗、色彩等,用这样的手段来塑造形象,而中国画,则是用笔墨的手段来塑造形象。这个笔墨同中国的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是大多数外国,尤其是西洋各国所没有的,但日本、韩国等国也有。书法同中国画的关系,在中国的绘画中,也不限于中国画一个画种,传统的壁画、版画等也与之密切相关,但与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油画、版画等则关系不大。这种
-
模棱
-
作者:
鲍栋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玻璃门
毛坯房
空间
立体视觉
工作室
周边环境
绘画性
-
描述:
短短两年,蔡磊迅速地在他的工作中接连剔除了文学性与绘画性,最终把自己的创作建立在空间与材料经验,即雕塑性上。他以浮雕工作方法为基准,把浮雕特有的平面属性与立体视觉的转换带入到了对自身日常空间的体验与再造,比如他工作室周边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毛坯房、瓷砖地与玻璃门。
-
绘面性:不只与绘画有关
-
作者:
S-H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化
物质性
艺术大师
为艺术而艺术
作品
艺术空间
绘画性
国内外
-
描述:
“绘画性”,顾名思义即绘画的特性,而它已远远超越绘画这一媒介本身而存在。沪上新晋的艺术空间BANK携手风格迥异的国内外艺术大师与新星,以各自的作品来定义“绘画性”,唤起观者对其物质性的感知。展览“绘画性”力图多视角地呈现“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其中不仅涵盖多样化的绘画,也不乏摄影、雕塑、影像、行为与装置。
-
论宋代雕塑的绘画性
-
作者:
王波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思成
山水画
宋代
生活场景
风俗画
雕塑史
艺术语言
鸟兽
画风
绘画性
-
描述:
梁思成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雕塑史》中指出:"宋代雕塑亦有唐风,其像略如前述。但其布局,率多加以山水、树木、鸟兽,加以画风,是前代所少有,然以画风加以雕塑,以材料论似不相宜也。"宋代雕塑的布局多有画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梁先生虽认为不能以材料论,但是他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从而留下一个悬念。
-
现代青花艺术的“装饰性”与“绘画性”研究
-
作者:
景德镇陶瓷大学
余勇
高相坤
来源:
工业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青花艺术
装饰性
绘画性
-
描述:
现代青花艺术是传统青花的文脉延伸、历史演进与时代表达。现代青花艺术在表达方式的探索上具备了多种可能性,体现在对传统青花艺术的延续与创新,也体现在现代青花艺术全新的图式转化与作品表达。对于现代青花艺术中“装饰性”与“绘画性”的对立统一、交互融合探索是研究现代青花的重要课题。实现“绘画性”与“装饰性”在现代青花中的图式表达、技法创新和观念表现,即为现代青花艺术的创新性表达。本文从“装饰性”与“绘画性”的角度展开对现代青花艺术的研究,从这两方面的探寻与创新实践中展示了进一步探索现代青花的可能性。通过现代青花作品案例探讨现代青花艺术中新艺术形态与图式语言的表达,进一步构建现代青花艺术创作的“装饰性”与“绘画性”理论方法,从而对现代青花艺术全新的装饰图示、工艺技法与审美形态做出进一步推进,为现代青花艺术创作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
陈伊擘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学习
学生
绘画作品
可塑性
悟性
中央美术学院
基本功
绘画性
研究生
-
描述:
陈伊擘,1984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1999年~2003年,就读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2003年~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201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院长唐勇力教授;获奖与发表1999年~2003年,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一年校二等奖学金。2004年,获中国美术学院院一等奖学金,中国美术学院院三好学生。2005年,获中国美术学院院一等奖学金,中国美术学院院三好学生;2005年度中国美术学院夏朋奖学金;2005年度下乡写生作品获优秀下乡作品奖;作品《静虑》、《写生作品系列》等被收录于《怎样画工笔》(湖北美术出版社张赤主编)。2006年,获中国美术学院院二等奖学金。2007年,毕业创作作品《轴心时代》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创作作品《徐抚九小像》被潘天寿艺术中心收藏。2008年~2010年,线性素描作品发表并收录于《中华儿女·书画名家》;参加集体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六十周年贺礼作品《盛世长安图》,此作品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展厅展出。2010年,水墨以及素描、速写作品发表于《美术向导》。
-
浅析现代雕塑创作中的绘画性表现
-
作者:
李光耀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
绘画性
现代雕塑
-
描述:
现代雕塑创作中的绘画性表现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现象,本文从雕塑的手法,视觉方式,装饰表现作了简要地叙述和分析,并涉及了一些结合雕塑和绘画之间的形式。
-
乔宜男中国画作品赏析
-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报刊荟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工笔画
作品赏析
书法性
中国画
绘画性
乔宜男
文人画
-
描述:
工笔画是中国画重要的一脉,其传统从秦汉直至两宋,是中国绘画性绘画的代表,工笔画和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书法性绘画共同构成了传统绘画的两支,其双源并流共同发展至今。乔宜男在当代水墨画和工笔画上的探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
郭北平油画艺术集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中国艺术
北平
中央美术学院
中西绘画
当代中国油画
作品
油画创作
本土化
绘画性
-
描述:
邵大箴(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院院长):郭北平一直在探讨中西艺术的创造原理,他似乎更多地看到了中西绘画原理的相通之处,看到了写实油画现代发展的空间在于强化中国绘画本来具有的,以及西方现代艺术追求的表现性、写意性、象征性和抽象性。他把中国的写意精神,包括写意技巧用在油画创作里。这种艺术追求既保持了油画的特色,同时又把中国的艺
-
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本体特点
-
作者:
孔六庆
王博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性阶段
中国花鸟画
情趣
诗性阶段
画性阶段
-
描述:
中国花鸟画发展史的本体特点是重“情趣”的表达。该特点,受中国文化氛围豢养,受中国绘画史总体影响,“六法”是其发展的立足点,而出自以花、鸟为代表的动植物题材的特性。诗性,是人的感情对于自然花鸟物象审美有意味的转移,唐代以前,花鸟诗与花鸟画同步共振。五代两宋在诗性基础上情感更阐微深细的词性,其表达与精微描写臻于极致境地的工笔花鸟画同步共振。元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则于画之本体,将材料的笔性墨性色性及水性,交融于表现的随性天性悟性及心性,于是花鸟画“情趣”直向笔墨求。笔墨的形而上“贵古”、书法用笔、水墨“影然”、追求“生意”、“不似之似”等内蕴,总为“悦性弄情”;于是“情趣”特点越来越清晰并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