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底烧式四孔窑
作者: 沈定树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断面隧道窑   孔道   隔焰窑   烧成带   燃烧室   上下温差   烟道   窑车   水平温差   隔焰隧道窑  
描述: 一、前言四通道小断面隧道窑(简称四孔窑)是我厂一座面砖釉烧用的热工设备。该窑是吸取多孔窑、隔焰隧道窑的优点,结合釉烧工艺和生产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它用轻型窑车推进来完成焙烧工艺;采用底烧式结构在国内是首创的。四孔窑是对隔焰窑缩短长度,
国外科技消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碱性砖   隧道窑   蒙脱石粘土   粘结剂   节约燃料   陶瓷学   烧成温度   研制成功   氮化硅   碳化硅  
描述: 省能型隧道窑装置节约燃料50%以上日本《陶瓷》杂志,1980年第9期报导,日本黑崎窑业研制成功一种省能隧道窑装置,在八幡工场的碱性砖37号窑上装设,与过去的隧道窑相比,节约燃料50%以上。在普通温度烧成时(1500℃)节约燃料52%,在高温
连铸设备控制模式的建立
作者: 岩尾范人   李芙美   来源: 重型机械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面温度   冷却过程   控制模式   冷却水流量   连铸设备   二次冷却区   拉坯速度   结晶器   凝固厚度   铸坯质量  
描述: 一、前言铜的连续铸造法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用于工业生产的。与过去的铸锭-开坯法相比,它是一种革新的炼钢工艺,因而各公司积极引进了连铸设备。起初,各公司致力于改进设备和实现稳定的生产,但近来出现了为提高生产率而增大拉坯速度和力求铸坯质量更趋稳定的新课题。为此,就需要对钢流的凝固与冷却过程进行高精度的监控。
黑心可锻铸铁的“反硬”现象
作者: 刘桂来   来源: 铸造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析渗碳体   黑心可锻铸铁   压扁率   低温脆性   片状珠光体   铁素体   管件   退火处理   石墨化   出窑  
描述: 是本来在700℃~650℃出窑的管件,一、二期石墨化都完成的相当好,由于长时间的焖火,随着温度的缓慢降低,出现灰白色断口,原来误认为退火不足或是低温脆性,检验人员不准转入下道工序,只好重新退火处理。
使用耐火纤维衬的再循环梭式窑
作者: 胡智荣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原因   制品   通道流   传热   温度均匀   费用比较   热气体   梭式窑   再循环   重要特点  
描述: 一九七八年,美国L.E.Shaw公司Lantz厂新建了一座新型再循环梭式窑。用于烧面砖。它具有传热快、效率高、温度均匀、排烟少和节能等特点。梭式窑燃料费用比较高的主要历史原因,是由于大多数窑操作时
日用陶瓷隧道窑的节能途径
作者: 樊蒲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热系数   节能途径   陶瓷隧道窑   硅酸铝纤维   烧成温度   散热损失   热稳定性   匣钵   陶瓷纤维   保温材料  
描述: 三、采用新型的耐火隔热材料减少窰体的散热损失隧道窑通过窑墙、窑顶及车底的表面,要向周围的空间散失一部分热量,这部分的热损失约占供给隧道窑总热量的8%左右。但烧还原焰的隧道窑,由于烧成带大多数都是处于正压状态,故其散热损失往往比上述数值要大得多,如湖南礼陵国光瓷厂的
日用陶瓷隧道窑的节能途径
作者: 樊蒲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歇式窑炉   排烟热损失   排烟温度   热利用率   陶瓷隧道窑   燃料消耗   烧成带   空气过剩系数   工业锅炉   日用陶瓷工业  
描述: 日用陶瓷工业的能源主要是消耗在烧成方面,占陶瓷工业中能源总消耗的61%左右,所以日用陶瓷工业的节能,首先应抓住烧成工序,因它消耗能源最多,浪费能源也最大。隧道窑是日用陶瓷工业中比较先进的烧成设备,其优点是: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容易稳定、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并有利于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与间歇式窑炉相比,热利用率高,单位产品的燃料消耗低。根据热工测试和
隧道窑窑体表面散热损失的探讨
作者: 薛瑞元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硅藻土砖   传热过程   技术经济指标   周围空气   散热损失   对流传热   预热带   保温材料   窑体   散热量  
描述: 一、表面散热损失的一般分析窑炉的热效率是衡量窑炉设计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窑炉的热效率低,则表明热损失大。对于连续生产的隧道窑而言,其窑体各部位表面的散热可视为稳定的传热过程:热量从窑体高温的内表面向外表面逐渐传递,温度也就随之下降。而窑体外表面的温度又高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因此热
新型隔热材料—硅酸铝纤维
作者: 谢福美   黄铨庆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导热系数   隧道窑   冷却带   硅酸铝纤维   隔热材料   高温带   隔热保温材料   热损失   热量   半成品  
描述: 对于烟囱及冷却带带走的热量,人们都把它利用于半成品的干燥或作其它热源。而对于窑具、窑墙、窑顶等散失的热量,且无法利用。因此如何减少这部分的热损失是当前节能必须考虑的问题。福建厦门瓷厂在隧道窑的整个高温带采用了硅酸铝纤维作为隔热保温材料,具体做
挖掘节能潜力 大搞余热利用:在节能中求增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陶瓷   产品质量   隧道窑   余热利用   高温干燥   煤炭消耗   倒焰窑   主要产品   半成品   节能潜力  
描述: 复县陶瓷二厂,是一九一○年建起的老企业,以生产大件日用陶瓷产品为主,主要产品有:缸、坛、盆和工业陶瓷管等,全厂职工四百五十一人。现有两条80多米的隧道窑(代替了过去的十座倒焰窑),由于对落后的窑炉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又大搞了余热利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品质量不断上升,煤炭消耗大大下降(每吨陶土耗煤由0.59吨下降到0.241吨),多次被省、市、县、局评为节能先进单位。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