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温】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气幕风机轴承体的改进
-
作者:
朱东生
钱希亮
来源:
电瓷避雷器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运行温度
运转正常
轴承座
冷却水套
风机轴承
改革
气幕
中间形成
改进
-
描述:
我厂隧道窑气幕风机由于运行温度高,轴承寿命短,有时候一个月左右就要更换一套。为此,我们对轴承座进行了改革,用两根钢管套焊而成(如图),中间形成一个让冷却水从中流过的冷却水套,这样轴承能得到较好的冷却。第一台经过改革的风机轴承至今运转正常,现正在着手对其它几台气幕风机轴承体进行同样的改进。
-
对我国电瓷窑炉技术发展的几点看法
-
作者:
孙阳
来源:
电瓷避雷器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改造
间歇式窑炉
技术进步
隧道窑
最大温差
指标比较
电瓷窑炉
发展方向
烧成周期
碳化硅窑具
-
描述: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瓷窑炉现状和主要差距,并就其今后发展方向和技术改造的有关技术政策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
碳和石墨制品的用途和生产(7)
-
作者:
李圣华
来源:
炭素技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浸渍罐
升温速度
粘结剂
煤沥青
环式炉
炭素制品焙烧
升温曲线
生制品
石墨制品
-
描述:
第七章焙烧与浸渍第一节焙烧的目的生制品的焙烧是在特殊的炉窑内,并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焦粉或河砂掩埋生制品),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000~1250℃,使粘结剂(煤沥青)碳化,经过焙烧的生制品其物理化学性能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表7—1所示)。
-
顶烧隔焰四孔隧道窑
-
作者:
刘德新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气化
隧道窑
全辐射高温计
循环流化床锅炉
进出口商品
燃烧效率
热电偶
调节阀
出入境检验检疫
炉温控制
-
描述:
我厂1981年5月自行设计了一条顶烧隔焰四孔隧道窑。于1983年7月点火投产,至今运行正常。通过生产实践考验,充分显示了具有占地面积小、耗能少、调节灵活、烧成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的优越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窑炉。一、窑的结构和规格尺寸
-
认识与分析烟熏缺陷的诸因素
-
作者:
何长海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隧道窑
冷却带
散热
计算方法
耐火纤维
窑墙结构
温度制度
计算机模拟
空气夹层
-
描述:
陶瓷制品烟熏(亦称串烟)缺陷与原料成分、坯体厚度、坯体含水量等均有关,但在这些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烟熏缺陷主要受烧成工艺制度的影响。在烧成工艺制度中,哪些因素影响到烟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煤烧明焰隧道窑形成烟熏的特点以
-
一次进车的可行性
-
作者:
何长海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隧道窑
冷却带
散热
计算方法
耐火纤维
窑墙结构
温度制度
计算机模拟
空气夹层
-
描述:
焙烧卫生瓷的大型明隧道窑一般均采用多次进车的方式。即,一个窑车全部推入窑内,要分四至五次完成。最近,唐山卫生瓷厂大胆试验,在使用1.95×1.7米断面、2米长窑车的明焰煤烧隧道窑上,采取一次进车,即将一个窑车连续推入。在不足四分钟
-
防氧化碳化硅马弗板投入正常生产
-
作者:
谭绍祥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隧道窑
冷却带
散热
计算方法
耐火纤维
窑墙结构
温度制度
计算机模拟
空气夹层
-
描述:
由河南省巩县洛北耐火材料厂和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合作研制和生产的首批28块(规格为1024×400×110mm)绿色防氧化碳化硅马弗板,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开始安装在我厂96米卫生陶瓷隔焰隧道窑中,在预热带为950~1100℃的氧化温度区间内使用,到现在已一年多了,还没有出现
-
重渣油磁化节能器的研究
-
作者:
李仪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隧道窑
冷却带
散热
计算方法
耐火纤维
窑墙结构
温度制度
计算机模拟
空气夹层
-
描述:
一、前言重渣油磁化燃烧项目,是研究重渣油加磁燃烧的宏观效果,对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重点研究陶瓷窑用重渣油,预先经过特定强度的磁场处理来提高烧咀雾化程度,使其燃烧趋于完全,达到节油之目的。本项目于1984年10月通过了鉴定。陶瓷工业烧成窑,主要是隧道窑,用重渣油作燃料,烧一公斤产品须5000—6000大
-
明焰窑烧卫生瓷窑脏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
作者:
王济如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隧道窑
冷却带
散热
计算方法
耐火纤维
窑墙结构
温度制度
计算机模拟
空气夹层
-
描述:
我们沈阳陶瓷厂一号隧道窑采用明焰烧成卫生瓷,所用的燃料油含铁杂质较多,是造成卫生瓷产品上红褐色斑点的主要原因(大家所说的窑脏)。从窑脏产品来看红褐色斑点大小不等,大的有3mm~2,小的有1mm~2
-
饰金陶瓷质量缺陷分析
-
作者:
丁菊芳
王镇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水
质量问题
饰金
陶瓷质
烤烧温度
日用陶瓷
装饰
产生原因
附着力
克服方法
-
描述:
目前大多数日用陶瓷,都使用金水进行加工装饰,以满足人们对美的需要.特别是较高档的日用瓷,更离不开金装饰.但是使用金水装饰的陶瓷,往往会出现如"不光亮"、"冲金""附着力不强""斑点"等许多质量问题,这不但浪费了黄金,而且还降低了陶瓷质量,故做好合理用金,正确操作是很重要的.现在,用于日用陶瓷金装饰的材料,主要有黄亮金水(含Au多在10-11%,也有含Au8%左右的);磨光黄金水(含Au20%),印金黄亮金水(含Au14-20%),白亮金水(共两种:一种Au+Pd主发色,又称钯金水;另一种由Ag+Pt主发色,又称铂金水).下面,就饰金陶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