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析李鸿章的“长生禄位”牌位
作者: 杨国柱   阎建军   张士彬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军公所   大学士   李鸿章   北洋通商大臣   卖国条约   镇压太平天国   试析   清政府   直隶总督   牌位  
描述: 试析李鸿章的“长生禄位”牌位杨国柱阎建军张士彬1997年3月7日,在维修直隶总督署二堂后西小院清理地基时,距地表约40厘米处,发现了一通完整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的长生禄位牌位。牌位为青石料,牌身和牌座由一块石料刻成,整体雕刻手法为高浮雕,通高80、牌身高...
三侠五义
作者: 清 石玉昆著   陈世杰 任曼校点   来源: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侠义小说(地点:   年代:   中国   长篇小说(地点:   清代)   章回小说(地点:  
描述: 本书作者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因为他久在北京卖唱,以致于被误认为北京人。大致生于清代嘉庆十五年,死于同治十年,活动于1810年至1871年间。石玉昆是晚清著名的说唱艺人,人称“石先生”。他的说书
现在还买不买VCD?
作者: 刘程   来源: 北京物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复原   数据交换   消费者   DVD机   软件制作   VCD机   图像清晰度   前进性与曲折性   现在还   物质折旧  
描述: VCD以其启动和搜画速度快,暂停画面稳定等性能及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软件、硬件价格适中等优势吸引着众多的消费者。正当VCD看好于中国市场时,悄然兴起的DVD却以更先进的技术性能冲击着市场,给VCD的火爆势头看实泼了一盆冷水。有的报道也称VCD只足一种过渡产品,终将被DVD所取代。一时间不少曾想买VCD机的消费者举棋不定,人们在对vCD还能维持多久的问题上画了一个大问号。VCD采用的足MPEGI数码压缩技术,把图像和声音的数字信号收录到一张800MB的光盘上的一种制作模式。MPEGI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数解码器了,尽管市场上的VCD机多种多样,但几乎所有的机器都采用了美国斯高柏公司生产的解码芯片
广告·名片
作者: 暂无 来源: 企业销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纪念币   波纹管   焚化   苦差事   现场   历史   运费   承包   清理  
描述: 美国一座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留下2000吨废料,既不能焚化,也不能深埋,清理运费又十分昂贵,一时成了难题。一个名叫塔斯克的人自告奋勇承包了这件苦差事。他把废铜改铸成纪念币,废铅做成
《背景》教案
作者: 张华国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味语言   教案   贴身内衣   形散神不散   心理状态   《背景》   《背影》   “背影”   人的力量   朱自清  
描述: 《背景》教案江苏/张华国“背影”是《背影》内容的重点,又是叙事抒情的线索。我采用“中间开花、以线串珠”的方法,设置如下教案:.出示油画《背影》,引导学生看图说图。2.讨论:从什么角度描绘文亲的形象最佳?父亲为什么要去买橘子?他当时是怎样想的?通过什...
“三个女人一台戏”
作者: 马征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除夕   导演   话剧舞台   清朝   五彩缤纷   爱情   单身   服饰   剧作家  
描述: 三个女人一台戏,除夕来临,三个女人坐在一起,然而她们却都是孤独的,她们都是单身女人。音乐深处,身着清朝服饰的三个单身女人静静地坐在舞台上。黎明将至,城市静谧,气球飘动,五彩缤纷……青年剧作家兼导演费
念奴娇·登鼓浪屿日光岩(外一首)
作者: 刘梦芙   来源: 诗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澄清水   英雄   星斗   绝顶   风寒   日光   海镜   鼓浪屿   岛屿  
描述: ~~
探讨中国青花瓷器的产生及特点
作者: 高永坚   曾桂越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青花瓷器       起源     特点  
描述: 中国青花瓷绘的产生和发展,是一部极其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元代至清代,传统中国青花瓷绘无论在技法造型,纹饰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传统
汉译英形象的保留与接受
作者: 崔永禄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翻译理论   中国文化   文化交流   等效原则   民族文化特征   文化色彩   各民族   译文读者   汉译英  
描述: 等效原则是指导翻译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翻译理论的—个重大发展.这一原则对于翻译作品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而是进而考虑到译文对读者的作用.然而在遇到文化色彩强烈的成分的翻译时,却是不应简单地形式地追求等效的.文化是历史的积累,是民族特有的风格.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的心理.各民族之间共有的东西,重迭的东西,是各民族勾通交流的基础;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所以五彩斑斓,却正是因为有了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有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文化交流有了必要.抹杀了民族文化特征也就无所谓交流.
专访:哈佛寻芳
作者: 周锡生   丁宝忠   来源: 瞭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外国学生   课程设置   监管委员会   费正清   培养目标   东亚研究   中美关系   哈佛大学   校务委员会  
描述: 专访哈佛寻芳●本刊特约记者周锡生丁宝忠联合国专电金秋10月,位于美国东北部名城波士顿近郊的哈佛大学美极了。蓊蓊郁郁的树褪去了春夏时节的绿,满眼金色。一幢幢不高但古老别致的教学大楼,在早霞的映照下,气宇轩昂,宛如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油画。我们在哈佛大学中...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