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武汉博物馆举行201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文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博物馆   国际   景德镇   新启示   宣传活动   新发现   主题   新挑战   武汉  
描述: 随着武汉"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全面启动,同时配合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处于世界变革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武汉博物馆组织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隆重庆祝201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武汉博物馆在5月18日当天对外正常开
狮形香薰
作者: 常军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陶   马王堆汉墓   熏炉   亚洲西部   唐代   石质   唐宋时期   狮子   博山   出土  
描述: 狮子,古称狻猊,又称师子,原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等地。唐宋时期的文献中称狮形香薰为"金猊"、"香猊"、"宝猊"等,"香猊"本意为涂金的狻猊,借指涂金为狻猊形象的香薰。出土于西安的唐代杨公夫人曹氏墓中的滑石质狮形香薰,其质地为滑石质,白色,光洁细腻,纯净微透明,温润如玉,由熏盖和熏座两部分扣合而成。通高12.8厘米,盖高9.2厘米
浅谈汉代画像石的艺术价值
作者: 曹春生   赵源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养在深闺人未识   东汉晚期   艺术价值   汉代画像石   石棺   雕刻技法   嫦娥奔月   雕塑艺术   汉画像石  
描述: 画像石,它们是汉代奉死如生的墓葬文化的产物,亦是画刻兼施的精美浮雕作品。在现代我们不仅看到的是画像石刻的历史价值更要看到艺术价值,比起索然无味的古籍,其飘逸洒脱、动感流畅的画面进一步帮助我们走近汉代
中国「艺术」的流转:「艺术」辞汇概念转变初探
作者: 郑砚文   来源: 艺术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交流   汉语辞汇   艺术   美学   美术  
描述: 并不全面,但其由官方编纂的特性,相对具代表性、权威性,透过本文分析仍可了解中国的「艺术」辞汇原义,具美感「艺术」类型的发展,并从汉语辞汇发展的角度讨论十九世纪「艺术」概念的转变过程。
北京房山大石窝镇汉白玉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华北地区   世界级   毛主席纪念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采   北京市   国家级   申报   房山  
描述: 汉白玉是一种晶莹洁白的大理石,色白纯洁,内含闪光晶体,给人一尘不染和庄严肃穆的美感。多作为雕塑人像、佛像、动植物等的原料。从汉白玉的开采到加工雕饰,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大石窝镇是华北地区唯一出产汉白玉的地方。游历京城,四处可见大石窝的汉白玉。从天安门前的华表、故宫
浅谈汉代雕塑艺术在雕塑系陶艺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巍然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教学   陕西省   汉代雕塑   花岗岩   霍去病   石刻艺术   装饰雕塑   雕塑艺术   自然之美  
描述: 装饰雕塑的代表。东汉大型石刻,以四川都江堰出土的建宁元年雕刻的李冰石像最为重要,石像高近3米,形貌雍容大度。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墓前石刻,是汉代石刻的代表。霍去病墓坐落于东距西安四十多公里的茂陵一带
美之于现实
作者: 何健君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样式   汉白玉   雕塑感   生活中   唯美   艺术家   现实生活   造型   实践活动   作品  
描述: 生活的美好,而不是每天的烦恼。艺术是一种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生产等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美的创造。何健君如是说。他对美有着一种执着和自信。无论是青铜系列还是汉白玉系列,无论是现代样式还是
汉学家对中国美术的认识
作者: 张婧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识   汉学家   中国美术  
描述: 笔者从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美术进行了诠释。从模件生产到工厂艺术的发展,从大批量加工作品到纪念碑性雕塑作品的缺失,汉学对中国美术的影响说明了其产生及发展是现实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我们对汉学应予以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利用其研究成果,为国学研究添砖加瓦。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的气韵美
作者: 于仁春   张洪亮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具象   中国传统绘画   气韵美   气质   两汉时代   中国当代   作品   油画创作   气韵理论  
描述: 一、气韵的释义气韵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源"说,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何为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而致。""气"指气概、气息、风气、正气、灵气、气质、骨气等,"气"既有精神、又有物质,既神奇、又博大,是事
试析徐州汉画像石的形式美
作者: 王佳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线造型   运动感   基本组成单位   车马出行图   形式美   乐舞图   西方美学史   繁化   汉画像石   画格  
描述: "形式"是西方美学史和艺术史中的基本概念。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们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画像石的魅力多半来自于它的基本组成单位——形象。与雕塑和中国传统绘画相比,画像石的形象有两个特点:1
< 1 2 3 ... 6 7 8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