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兰布拉大街
作者: 杨桢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 我们来到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这里,各路流浪艺人云集,进行着各种游艺表演,五花八门的"真人雕塑"沿街林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些流浪艺人真可谓是玩出百般花样,使尽各种心思,瞧那拉手风琴的艺人旁囤着大大小小、胖胖瘦
描绘现实图景的广东当代油画
作者: 林永康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描述: 为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到来,更好地推进广东油画的发展,广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了“第五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本届展览延续了上一届油画展的学术宗旨,以“图像的叙事性”为学术主题,秉承“多元、包容”的岭南文化特色,强调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下油画家的独特见解和精神深度,倡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精品创作。自首届广东油画展以来,广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在各方面的热情支持下,举办了多次不同主题的油画作品展览。这些展览的主题涵盖了广东油画的历史进程,本土绘画与外来艺术的融合比
春节印痕
作者: 暂无 来源: 档案春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慕桥   新彩   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   四相   月圆之夜   民间剪纸   四川绵竹   杨家埠   大东  
描述: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柳树图案”装饰中的中国民间传说与跨文化叙事
作者: 朱练平   欧飞兵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跨文化叙事   柳树图案   中国民间传说  
描述: 本文通过对"柳树图案"的由来进行简单梳理,从具有相同"中国主题"的"柳树图案"叙事中,解读"柳树图案"的中国叙事艺术,发现和探讨异国形象、文化身份和叙事策略在陶艺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英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作者: 王惠玲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跨文化叙事   柳树图案   中国民间传说  
描述: 实践教学现已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展开思政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有着很显著的效果,社会各界也对其重要的作用逐步认可。当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
净月·组诗四首
作者: 王书艳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太平   依恋   森林   春城   律动   纯净水   净月潭   雪柳   钟楼  
描述: 净月·春城的青花瓷   嘘,别出声   千万别惊动了这泓深邃   在这律动的清幽里   灈洗着一湾你的明净   我要说你与日月相关   遥望阿里山一轴水墨长卷   同是一脉的清汪汪如你   纯净水般的月色肌肤一样   净月我故乡的潭   你是春城的一樽青花瓷器   细腻柔和而丰润   我甘愿做一尾鱼儿畅游   在这静谧的月色朗照下   依恋着你恒久的清澈
日本的纤维艺术和染色艺术
作者: 赵周明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描述: 日本的染织专业,是通过艺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训练,除学习和服面料的设计制作外,主要以培养能够设计并制作出一件艺术作品的造型作家为目的。它运用染与织的多种制作手段,积极进行艺术品创作的探索。从所使用的材料和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纤维艺术(fibreart)和染色艺术。所谓纤维艺术,从以往的艺术形式上来看,它既不属于绘画,也不属于雕塑,既不用笔,也不用纸。由于所选用的制作材料是棉、毛、麻、丝、塑
卢浮宫将出借达芬奇作品予阿布扎比卢浮宫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描述: 阿布扎比旅游与文化局近日称,当阿布扎比卢浮宫这座建在海湾的“全能”博物馆明年开馆时,将展出法国13家国家艺术机构支持的300件作品,其中包括借自巴黎卢浮宫的达芬奇画作——《未知女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n Unknown Woman)。 此外,法国博物馆借给阿布扎比卢浮宫的首批300件作品还包括,奥赛博物馆借出的马奈《The Piper》(1866)和莫奈的《The Saint-Lazare Station》(1877)、蓬皮杜艺术中心将借给马蒂斯的《Still Life with Magnolia》(1866),布朗利河岸博物馆(Musée du Quai Branly)将借给来自墨西哥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的一件黑色石头面具雕塑,这件作品曾属于安德列·布雷顿(André Breton)。
董天昊访谈录 国画与“水墨”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论   谢稚柳   炎黄艺术馆   新文人画   中国美术学院   文学评论   中国美术史   梵高   林风眠   法常  
描述: 问:你怎么看"当代水墨"?董天昊(以下简称"董"):到底该称"当代水墨"、"新水墨",还是"当代工笔"、"新工笔",一时间名字都很难定夺,而唯独被回避的恰恰是大家最熟悉的"国画",中国画沦为一个仅仅以材料为载体的名称——水墨画,虽然国画也是很晚近的名词,但水墨画让人听了不舒服,有点把中国唤作"支那"的味道,名不正言不顺,此中有诸多原因。国画命运多厄,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封
我的宇宙:创作心路1990-2013
作者: 展望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课   机器制造   国家专利局   逻辑推演   客观再现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家   柳下跖   发明专利证书   力源  
描述: 关于我本人首先,我是一个终生以艺术为职业的人,从小喜欢画画,不是一般的小,是从会拿笔开始,一直画到大学毕业开始雕塑生涯。虽然从平面图像开始,但小时候最喜欢玩泥,后来逐渐喜欢雕塑,有人说色彩一般的人会喜欢雕塑,谁知道呢?但我在色彩课上的成绩确实不如雕塑课上出彩,我担任中专雕塑班的雕塑课代表大概可以证明此事。自从接受了观念艺术这回事儿,同时伴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逐渐画得少了,准确地说,是用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