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柳】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西方语境下中国陶瓷文化的利用:以英国柳树图案为例
-
作者:
朱练平
欧飞兵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中国陶瓷文化
柳树图案
西方语境
-
描述:
本文通过对英国陶工仿造中国青花瓷的历史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十八世纪英国陶工借助于新技术,从模仿青花瓷到创造出新的装饰方法,使英国陶瓷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在世界上领先以及由此而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一座真正“活”的陶瓷博物馆
-
作者:
柴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烧
时空隧道
古窑
玲珑瓷
陶瓷文化
粉彩瓷
瓷都
杨柳依依
利坯
颜色釉
-
描述:
。这里,青山环绕,杨柳依依,鸟语花香,显得格外清幽,而入口茂密的古窑森林,遮蔽了天地,就像一个巨大的时空隧道,将人们从喧嚣的城市带回了千年前的中国瓷都。近几年,古窑民俗博览区致力于恢复景德镇历代古瓷窑,从清朝到明朝再到元朝、宋朝,一步步追溯下去。沿着窑系
-
陈佩秋:教人看画,就是功德
-
作者:
王悦阳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钱瘦铁
逸笔草草
陈佩秋
江行初雪图
谢稚柳
杂花生树
新民周刊
文管会
郑午昌
-
描述:
我想,只要我的生命不息,我就会把书画事业做下去。我希望自己能再多做几年。青山白云,杂花生树,老干新姿,健碧缤纷……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欣赏,海上丹青大家陈佩秋的绘画无疑都是独树一帜的,从重彩工笔,到泼墨写意,乃至逸笔草草,都别具风韵,表现出她是一位独特性格的画家。熟悉陈佩秋的人都知道,她早年曾以山水为起点,上世纪50年代后专攻花鸟,画风浓丽秀
-
小镇上
-
作者:
庹自豪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骑
天醒
青柳
页页
科玛
霞衣
静美
春歌
蜿蜒曲折
四叶草
-
描述:
1小镇没有被季节遗忘。而我却错过了又一场春雨。它来得如此猛烈和急促,以致我还未曾触及,它便已然杳无踪迹,一如从来不曾降临过。2今年的春天似乎要比往常低调一些,没了牛毛细雨,也少了一惊一乍的雷鸣,只有院子里五彩纷呈的花儿,被那温暖浸染得愈
-
采桑子·玲珑岛
-
作者:
谢礼波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收藏
渔歌
柳州市
题名
采桑
规格
朝阳
留作
陶石
-
描述:
采桑子·玲珑岛
-
五彩椒山地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作者:
覃秀全
来源:
南方园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江县
技术总结
彩椒
山地
钾三元复合肥
山区乡镇
可湿性粉剂
夏秋季节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大力发展
-
描述:
柳江县土博镇位于该县西北部,是柳江县山区乡镇之一,大部山地海拔400~600m,春夏秋季节非常适合五彩椒的生长。近年来,该镇在当地政府和农科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五彩椒种植,至2013年全镇五彩椒
-
“柳树图案”装饰中的中国元素与文化创新
-
作者:
朱练平
欧飞兵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元素
柳树图案
文化创新
-
描述:
诞生于英国的"柳树图案"陶瓷装饰,无论是从颜色到画面、从设计到风景,还是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元素。集英国制瓷技术和中国风景民俗于一体的青花瓷器在18世纪中期开始风靡欧洲,走向世界
-
即将崩溃的花岗岩:谈杨明的雕塑
-
作者:
于坚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花柳巷
工作艺术
地倾
错置
铁蹄下
崩溃感
-
描述: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看到杨明的雕塑。在南京,朱文带我去他家,他的作品散落在一个大杂院里,我立即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不同凡响。那是一些纪念碑式的柱子,仿佛是英格兰荒野上的石阵,体积并不大,也没有高入云霄,但感觉比纪念碑更有力量,像是大象刚刚迈步走进了它自己的另一条腿。最精彩的是这些青铜柱子似乎在时间的镕冶中正在向投降、起褶、软化、坍塌转变,呈现为某种支撑
-
畅游恐龙园
-
作者:
刘沐霖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
描述:
汽车按照导航的指示渐渐往恐龙园靠近,突然,我看见路两旁有小恐龙雕塑,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带有恐龙标志的建筑。知道恐龙园近在眼前了,我的心脏忍不住加速跳动起来,真是既激动又兴奋。恐龙园不愧是"恐龙王国"。大门上镶有恐龙化石,园内更是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恐龙雕塑:有的在水中嬉
-
圆光
-
作者:
木心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
描述:
"何所思?""人间事,家中事。"无论东方西方,美术中显形的神主、圣徒、高僧,头上必有圆光。东方的绘画雕塑,注重正面造型,圆光的安置总能妥帖,从而愈演愈繁,层出不穷的所谓法轮宝相,华丽无比。西方则不然,简单一圈或一片,从不考虑装饰,就整体而言,倒也纯净悦目;无奈事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