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苏关系】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西洋油画研究班”立足本土的现代性审美诉求
-
作者:
刘卓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现代性
中苏关系
现实主义
新中国
审美现代性
苏联专家
立足本土
研究班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在华各部门的大部分专家,国内需迅速组建自己的专家队伍完成文化建设及现代化改造的任务.在中央美院,拟继续聘请苏联专家教学的计划,只得改为由国内专家主持油画研究班(简称"油研班")的教学.
-
盛伟油画新作品
-
作者:
盛伟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现代性
中苏关系
现实主义
新中国
审美现代性
苏联专家
立足本土
研究班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盛伟油画新作品
-
大地的歌手:读马常利兄的油画作品有感
-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
描述:
我与老马兄相识很早,但真正近距离接触并建立友谊,是在1959年。那年,我们幸运地同被选派赴前苏联攻读研究生,结果却因中苏关系破裂,美梦难成。一年半的高强度突击苦学俄语的代价,只双双换来了高血压病
-
追求崇高情系壮美“心迹刻痕——闻立鹏油画艺术展”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魏薇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
描述:
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风云际会,几代艺术家们呕心沥血,共同移植、培育和创造了中国油画的独特面貌。"心迹刻痕——闻立鹏油画艺术展"作为"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于2016年5月1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馆近两年已陆续举办了罗尔纯、马常利、孙滋溪、谌北新等系列油画展,闻立鹏先生的油画展在父亲闻一多为中国民主事业殉难70周年之际开展,意义尤为重大。同时,"心迹刻痕——闻立鹏油画艺术展"学术研讨会也在中国美术馆召开。老
-
光影的情绪传递——读李建国的油画艺术
-
作者:
于亮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
描述:
我喜欢在绘画中使用光线,自然光、顶光、阴天的光或是阳光。光的运用可以凸显神奇,也能流于平庸。在人体绘画中,光集中体现在明暗交界处,以传达画面的情绪,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李建国长期以来,李建国就在用光影塑造和解释这个纷繁的大干世界。纵观他的创作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鬼使神差地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至1975年底返回徐州师范学院任教。该时期他十分热衷描绘苏北、山东交界地区的农民形象,为了准确捕捉描绘的对象,他常常住在乡镇简
-
历史记忆的现代观照——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油画作品观后
-
作者:
徐虹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
描述:
、版、雕作品约150余件,其中油画50件,占总量的1/3。这次"美术创作工程"的内容是"主要表现自公元前有中华人文活动记载以来至1840年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即中国史前
-
描绘现实图景的广东当代油画
-
作者:
林永康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
描述:
为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到来,更好地推进广东油画的发展,广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了“第五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本届展览延续了上一届油画展的学术宗旨,以“图像的叙事性”为学术主题,秉承“多元、包容”的岭南文化特色,强调当代历史文化语境下油画家的独特见解和精神深度,倡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精品创作。自首届广东油画展以来,广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在各方面的热情支持下,举办了多次不同主题的油画作品展览。这些展览的主题涵盖了广东油画的历史进程,本土绘画与外来艺术的融合比
-
大地的歌手:三读马常利兄的油画作品有感
-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石涛画语录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三读
罗工柳
中国文人画
油画系
马常
-
描述:
我与老马兄相识很早,但真正近距离接触并建立友谊,是在1959年。那年,我们幸运地同被选派赴前苏联攻读研究生,结果却因中苏关系破裂,美梦难成。一年半高强度突击苦学俄语的代价,只是双双换来了高血压病
-
吴雪莉:金发碧眼中国心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教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语学院
政治压力
中苏关系
母女关系
中国
雪莉
河南大学
50年代
-
描述:
围。上世纪50年代,加里娜来到地处开封的河南大学任教。中苏关系破裂后,远在莫斯科的女儿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宣布与加里娜断绝母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