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4 条
-
明末商品经济对转变期瓷器的影响
-
作者:
冯冕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商品经济
转变期瓷器
绅士
转变期瓷器风格
-
描述:
景德镇转变期瓷器被证实为民窑制品,其风格的突变,质地的精良,为当时民窑瓷业之大变化。这朵陶瓷的奇葩如何偏开在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明清之际?本文将从明末经济角度来探询这个时期民窑瓷器此种变化的动因。
-
浅谈明清时期瓷雕艺术发展对外销瓷的影响
-
作者:
张颖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
明清瓷雕
外销瓷
-
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瓷器的国家。在古代,瓷器是中国对外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两三百年前,西方席卷着一股“中国风”。人们穿柔软的中国丝绸,喝醇香的中国茶,用精美的中国瓷器。从明末清初的瓷雕发展和出口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和题材两个方面阐述明清时期瓷雕艺术对外销瓷的影响。
-
转化调研成果 提升办税效率
-
作者:
占秋明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务工作
效率
满意度
纳税人
服务需求
调研成果
办税
提升
机制建设
服务明星
-
描述:
景德镇市地税局充分运用服务需求调研成果,结合办税服务工作实际,针对性进行理论思考和机制建设,取得了办税效率明显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的效果。一、调研概况构建服务型地税机关,夯实纳税服务核心业务
-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
-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景德镇
龙纹
角龙
元明清
故宫博物院
纹饰
造型
明清时期
瓷器
-
描述:
凶猛生动,龙爪基本为三爪、四爪与五爪。明初洪武永乐朝的角龙造型仍与元代大致相仿,至宣德时期,龙纹显得更加粗犷威武,明中期又趋于精细纤秀,明末则大多显得草率赢弱。清代龙纹的演变与明代整体类似,甚至与整个
-
碗窑村的故事——汉族移民与云南陶瓷业的兴起
-
作者:
戴江
王东明
来源:
今日民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烧制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建水县
元末明初
华宁
陶瓷业
薪火相传
云南
-
描述:
薪火相传云南陶宋、元时云南开始烧制青釉瓷器,元末明初出现大量青花瓷,到清初逐渐衰落。青花瓷的烧瓷上釉的技术由内地传入,并很快兴盛起来,最为著名的窑口是玉溪窑和建水窑。云南烧制的青花瓷器,以其造型粗犷
-
《昌南先贤》隆重面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绘画
合作
发明者
-
描述:
等方面有贡献的贤士:有开创新平镇的陶侃,有命名“景德镇”的赵恒,有大仁大义的程母,有孝誉天下的饶娥,更有卵幕杯的发明者吴十九,以及陶瓷绘画有成就的王大凡……
-
读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谈文人与政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挽歌
陶渊明
陈翔鹤
文人
-
描述:
文学常通过个体的一个特殊事例,像"陶渊明",聚焦他个人的特殊性,却历来表现了人类对"归园田居"的普遍向往。中国文人与政,自古以来就矛盾纠结。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及倡导"归园田居"向来被标志心智
-
青花里的乡愁
-
作者:
蝜蝂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圆明园
古村落
乡愁
徽州
釉里红
油彩
黄山
宣纸
-
描述:
。他曾于北京圆明园画家村的油彩里迷茫,也曾在徽韵十足的宣纸上奔跑,然而,当他落脚在景德镇,绽放一片徽州青花时,他立刻意识到,那与生俱来的水土是他的艺术之母。
-
《昌南先贤》隆重面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绘画
合作
发明者
-
描述:
陈海澄先生与赖德全大师年前合作出版了《昌南诗画》,今年又与省大师涂翼报合作推出新作《昌南先贤》。书中遴选了景德镇自晋代至民国近两千年一百余
-
康熙青花瓷鉴赏
-
作者:
邱向军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中国陶瓷
绘画技法
纹饰
鉴赏
唐代
明代
时代特征
康熙时期
-
描述:
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长期享誉世界。许多青花瓷既是日常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青花瓷独具特色的优点,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