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古代浮雕(双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生活 年份: 193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中国传统艺术   工笔重彩   拟人化   当代中国   艺术世界   荷花   工笔花鸟画   作品   女性  
描述: 中国古代浮雕(双色)
郑可之雕塑杰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生活 年份: 193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中国传统艺术   工笔重彩   拟人化   当代中国   艺术世界   荷花   工笔花鸟画   作品   女性  
描述: 郑可之雕塑杰作
情感的积淀、性情的绽放:试析陈淑霞 阎平油画作品的异同
作者: 张秀清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风格   中国人民大学   浙江温州   济南人   拟人化   一幅画   中央美术学院   画中   艺术设计学院   中央美院  
描述: 陈淑霞生于1963年,浙江温州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北京艺术设计学院。阎平生于1956年,山东济南人,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她们的作品都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陈淑霞和阎平可以说是出生于同一时期,处于同一时代的女性画家,由于各人的生活体验、各自的性格以及由性格所造就的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决定和造就了她们各自作品的取材、表现方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感受简笔画
作者: 曾晚妆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标志设计   拟人化   艺术价值   油画棒   商品包装   简笔画   招贴广告   影视动画   绘画形式   形式美感  
描述: 简笔画不是绘画类型,它是一种以简洁的造型来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在材料运用上,可以用单色的钢笔、铅笔、圆珠笔,也可以使用水彩、蜡笔、油画棒等颜色,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它以概括性、示意性、可识性的特征赋予人们生动、简练与幽默感,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形式。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简笔画的影子,如影视动画形象、书刊插图、招贴广告、标志设计、商品包装、环境装饰、黑板报及墙报的设计等,它们中的许多造型都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现给我们。
白南准:晚期风格
作者: 李昊雯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robot   exhibition   创作灵感   artist   激浪派   拟人化   television   信息通讯   landmark   永远是春天  
描述: 1974年,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创造了"电子超级高速公路"一词,以此来形容新型信息通讯的飞速发展,它在今天依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次展出艺术家1960年代至80年代的重要作品,重点呈现白南准晚期创作的影像雕塑、油画和素描,多数作品为首次展出。尽管有人认为白南准使用机器人和电视机为创作灵感和媒介已经过时了,但当人工智能逐渐占据
从皮革马利翁爱上雕塑看人类的虚拟情结
作者: 陈月华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主角   罗斯   虚拟博物馆   数字技术   影片   非真实   虚拟人物   现代人   人物形象  
描述: 相对应,“虚拟人物”一词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虚拟人物指一切非真实的、虚构的人物形象,包括以抽象的文字形式虚构的人物形象,如
谈一部被“否定”的影片——《土林探奇》
作者: 肖宏   来源: 电影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中国电影   拟人化手法   纪录片创作   元谋土林   艺术处理   影片   水土流失   创作思想   纪录电影  
描述: 的,显得非常牵强,这种拍法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影片采取拟人化手法,并赋与它神话般的色彩,作为纪录片创作,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
谈一部被“否定”的影片:《土林探奇》
作者: 肖宏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中国电影   拟人化手法   纪录片创作   元谋土林   艺术处理   影片   水土流失   创作思想   纪录电影  
描述: 的,显得非常牵强,这种拍法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影片采取拟人化手法,并赋与它神话般的色彩,作为纪录片创作,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
从S形造型看女性人体审美差异——以中国唐代、古希腊与古印度女性造型为例
作者: 张瑶瑶   来源: 翠苑(民族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差异   曲线造型   拟人化   中国唐代   审美趣味   桑奇药叉女   罗马时期   仕女画   阿弗洛狄忒   神人同形  
描述: 古希腊素有“拟人化”的造像学传统,即“神人同形”造像学理念。“这也使得‘人’成为衡量万物的标准,即便是‘神’亦应如此。”[1]在这个时期,雕刻家们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用以寄托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期望
意味隽永,体态玲珑:评申身哲理诗《露珠集》
作者: 汪正章   来源: 渤海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美学意蕴   中国作家   社会主义   拟人化   道德品质教育   河北省沧州市   启发读者   哲理诗   生活经验  
描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诗人申身,系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诗作丰硕,尤以哲理诗著称.新近“时代文艺出版社” 又出版了他的哲理诗集锦——《露珠集》.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