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形造型看女性人体审美差异——以中国唐代、古希腊与古印度女性造型为例
日期:2016.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张瑶瑶
【刊名】翠苑(民族美术)
【关键词】 审美差异 曲线造型 拟人化 中国唐代 审美趣味 桑奇药叉女 罗马时期 仕女画 阿弗洛狄忒 神人同形
【摘要】古希腊素有“拟人化”的造像学传统,即“神人同形”造像学理念。“这也使得‘人’成为衡量万物的标准,即便是‘神’亦应如此。”[1]在这个时期,雕刻家们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用以寄托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美的向往。由古希腊人体造型艺术,可以联想到印度的人体雕塑。这种以人为中心的造像理念,直接从希腊而来,承袭到罗马时期,深刻影响印度人体雕塑的创造。印
【年份】2016
【期号】第3期
【页码】95-97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