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折】搜索到相关结果 468 条
-
走出邮市低谷,路在何方
-
作者:
欣春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期望
邮政部门
低谷
打折销售
发现
邮市
新邮发行
政策
邮票
疑虑
-
描述:
今年,当我们走进邮市,身在五彩缤纷的方寸之中,我们发现,尽管国家邮政部门对2002年新邮发行继续采取更积极的政策,但遗憾的是,除了个别品种以外,大多数新邮发行后在市场上仍被打折销售,而以往发行的邮票
-
民俗之花瓷上开 大同明清剪纸贴花瓷
-
作者:
张小亮
吕铜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肩
撇口
剪纸艺术
茶叶末釉
鼓腹
花瓷
剪纸贴花
折枝花纹
黑釉
艺术形式
-
描述: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滥觞于周成王"翦桐封弟"的传说,萌芽于汉武帝剪妃招魂的幻术,成型于魏晋南北朝。剪纸是大众的艺术,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些许闲暇,一点巧思,便能剪出喜气、剪出快乐,剪出代代相传的生活。剪纸是乡土的艺术,人们从日常生活出发,提取周边环境的素材,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剪纸点亮了山乡的窗棂,装饰了女性的衣裳,浓郁了节日的气氛,还深情滋养了其他艺术形式。
-
芙蓉出水 清康雍外销青花瓷精品
-
作者:
张必萱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撇口
白釉
清雍正
盖罐
人物故事图
陶瓷研究
器型
折枝
康雍
-
描述:
2015年夏秋之际举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时期外销青花瓷展”,是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自成体系的外销青花瓷馆藏品展,展品包含清代康雍时期的外销青花瓷106件。这批青花瓷不仅造型各异,且品相完整,甚为难得,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在此特将展览中的展品以器型、纹饰为别,分为七个部分,择精品供广大陶瓷研究及爱好者共赏。罐——素罐勾勒落梅花盖罐是外销瓷中最常见的器型,远赴重洋的它们被成排成列地装饰在欧洲王室宫殿
-
故宫博物院举办“精致之美”:明清折扇特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家
绘画作品
折扇
表现题材
故宫博物院
宫廷画家
艺术样式
明清时期
-
描述:
故宫博物院拥有明清时期的折扇画页数千件,以藏品数量大,画作品质高,居世界各博物馆之首。本次展出63幅折扇画,涵盖了明清绘画的主要流派和画家的重要作品,其中既有文人画家沈周、唐寅、龚贤、任颐等,也有
-
故宫博物院举办“精致之关”:明清折扇特展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家
绘画作品
折扇
表现题材
故宫博物院
宫廷画家
艺术样式
明清时期
-
描述:
故宫博物院拥有明清时期的折扇画页数千件,以藏品数量大,画作品质高,居世界各博物馆之首。本次展出63幅折扇画,涵盖了明清绘画的主要流派和画家的重要作品,其中既有文人画家沈周、唐寅、龚贤、任颐等,也有
-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
作者:
张艺嘉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待传统
多元
多重性
后现代
折衷性
-
描述:
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
-
林凡梅花绘画的意境之美
-
作者:
崔建平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
清隽
林凡
扬州八怪
折枝
以书入画
董寿平
画面构成
中国文人画
-
描述:
中国画、中国文人画无不具有鲜明的诗情画意,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林凡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工笔山水,还是工写梅花,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表现着清隽娴雅,瑰丽奇伟的意境之美,特别是他的梅花绘画。一、清隽娴雅的意境不知是否可以把林凡先生的工写梅花归属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系列。但林凡先生在梅花绘画创作中追求主旨深意,
-
淡淡青草香
-
作者:
胡晴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
清隽
林凡
扬州八怪
折枝
以书入画
董寿平
画面构成
中国文人画
-
描述:
赵胜琛与我相识已久,平时言语不多,总把才华的锋芒收敛于心。于我,也许过于熟悉的缘故,虽然经常听到圈里的朋友聊起他,却一直未曾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准确地诠释他以及他的作品。 在赵胜琛的画室里,当大大小小的工笔人物画作品闯进我们的视野,我的心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那一幅幅宁静、柔美的画面中,仿佛传来淡淡的青草香味,那些青春少女似乎都带着一丝隐约的愁绪,目光却不染纤尘般的纯净,给浮躁的都市人的心灵带来些许的滋润。
-
真爱无坦途——罗丹雕塑《吻》背后的凄美故事
-
作者:
阿拉斯泰尔·苏克
秦琼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杂曲折
杜尚
奥古斯特
泰特
地狱之门
艺术作品
不朽之作
现代艺术馆
帕克
超现实主义
-
描述:
作为一件表现性爱主题的艺术作品,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吻》虽广为人知,却拥有一段复杂而富有争议的历史。奥古斯特·罗丹闻名遐迩的不朽之作《吻》是艺术史上最坦荡地表现性爱主题的作品之一。这座大理石雕塑塑造了一对裸体情侣热吻的瞬间。主人公光滑柔软的躯体和坐在身下的粗糙不平的岩石形成了鲜明对比。罗丹塑造的这对情侣形象永恒且理想化,表现了人类不顾一切的对情色之事的迷恋。罗丹在世期间完成了《吻》的三个版本,每个版
-
名相与官精
-
作者:
史宗义
来源:
意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相
奏折
京师
朝廷
曾国藩
太平天国
天京
李秀成
命令
曾氏
-
描述:
阴险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曾国藩深谙此道,因此,为了保住性命不惜灭口欺君,由于太权在握,皇帝也得给他几步台阶。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
<
1
2
3
...
42
43
44
...
45
46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