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折】搜索到相关结果 468 条
-
折翅的红蜻蜓
-
作者:
梁安早
白蝶
来源:
意林(少年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巧玲
积中
折翅
就这样
红蜻蜓
一所
吴昕
-
描述:
苦难是一粒会开花的种子。那天,王子涵无意间在学校荷池里发现了吴昕的校牌。校牌背面有一首小诗:正如我轻轻地来/也悄悄地走……王子涵不仅与吴昕同班,而且是同桌。吴昕性格张扬,爱穿红色的衣服。用同学们的话来说,吴昕是一只红蜻蜓,小巧玲珑,阳光向上。这学期,吴昕不再像一只蜻蜓般飞来飞去了,而且总盯着某个地方发呆。后来,她更是找各种借口请假。王子涵感觉到,她不会再回学校了。这首小诗,不
-
受了折射的阳光
-
作者:
董建昌
来源:
意林·原创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每个人
父亲
精彩
阳光
人生需要
光折射
云层
彩虹
肺结核
花儿
-
描述:
啊! 他不由轻轻点了点头。父亲接着说,阳光的折射就像人生的挫折,受了折射的阳光会变成美丽的彩虹,而有了挫折的人生就会更精彩!父亲的声音不大,他小小的心灵却感到了一种强大的震撼力。 此事对他的人
-
中国文化传统艺术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意林文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艺术欣赏
左右对称
缠枝莲花
莲花纹
文化主题
竹石
折枝
中国文化传统
菱花口
-
描述:
元·青花模印芭蕉竹石菱口大盘此件大盘存世极为罕有。盘为折沿,菱花口,弧壁,平底,圈足;盘心中央为一竹石芭蕉,左右对称分别绘一组竹石西瓜纹和竹石折枝莲花纹,另有折枝瓜果间缀其中。“竹石芭蕉”为具有文人情调的典型中原文化主题。肥
-
西红柿与青花瓷
-
作者:
阿简
来源:
意林文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艺术欣赏
左右对称
缠枝莲花
莲花纹
文化主题
竹石
折枝
中国文化传统
菱花口
-
描述:
去菜场买菜的时候,遇到一只特大的西红柿,圆润、饱满、丰腴、娇艳,高高地立在一整筐的西红柿里,自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气势。我拿在手上煞是喜欢,一边看,一边惊叹于它的硕大而周正,老板听见有人如此痴迷他的货物,也乐得在一旁敲边鼓:“这么大的柿子,真是少见呢!多少筐里,也未见得能赶上一个!” 我喜滋滋地捧着这个红彤彤的宝贝,心里挺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大袋果蔬的最上面,生怕压裂了口,糟蹋了它那么完好的品相。
-
伏尔加庄园掠影
-
作者:
筱玫
来源:
绿色财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典建筑
尼古拉
异域风情
尼阿
滩涂湿地
蜿蜒曲折
哈尔滨市香坊区
占地面积
阿什河
太阳岛上
-
描述: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是以俄罗斯风情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景区。庄园内有大片的园林和滩涂湿地,蜿蜒曲折的阿什河流过庄园,风格各异的小桥连接了庄园的各处景点,高大的城堡及希腊雕塑散落在庄园内。伏尔加庄园
-
凭空消失的孩子 上
-
作者:
李志伟
来源:
科普童话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信自己
城市周边
毫无生气
怪老头
一寸土
灰黄色
十年
蜿蜒曲折
橘子皮
金锐
-
描述:
从太空卫星俯瞰下去,城市犹如一朵盛开的五彩莲花,而城市周边的郊区,则犹如一块干瘪的橘子皮。“橘子皮”上的褶皱,是连绵不绝的山峦;褶皱之间的缝隙,则是蜿蜒曲折的峡谷。这是一片荒凉的山脉,山上植被稀少
-
双折射雕塑薄膜的研究进展
-
作者:
王素梅
王建国
付小勇
范正修
贺洪波
邵建达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倾斜沉积
雕塑薄膜
各向异性
双折射
-
描述:
倾斜沉积技术制备的雕塑薄膜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的薄膜材料.根据基片旋转方式的不同,可得到螺旋状、S形状、C形状、弯曲柱状等不同结构的薄膜,并且出现了晶体中的双折射现象.雕塑薄膜可以实现
-
梭式窑烧制蜂窝陶瓷及能耗分折
-
作者:
张全胜
刘艳春
曾令可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耗分折
蜂窝陶瓷
余热利用
结构特点
梭式窑
-
描述:
梭式窑在陶瓷工业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新型的间歇式陶瓷窑炉。本文通过采用梭式窑烧制蜂窝陶瓷的实践,从窑体、窑车的材料选取,码坯方式以及烧嘴和烟道的布设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梭式窑内温度的主要因素及能耗高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能耗的一些方法。
-
民窑青花瓷画艺术
-
作者:
关宝琮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青花瓷器
吉祥图案
艺术
民间青花
主题纹饰
绘画题材
折枝
明代
民窑
-
描述: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说明一种美丽的用具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青花瓷器也是一种“美器”,其立体造型上所体现的美不仅为青花瓷器所有,也是其它品类的瓷器所共有的特质,然而惟有一样,与其它瓷类不同,就是构成青花瓷器第一要素的瓷画艺术。
-
心生玲珑窍
-
作者:
张和
李金桃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煤运输
发明创造
转向架
折角塞门
茶坞站
车辆段
总工程师
大秦线
车间
车钩缓冲器
-
描述:
2004年7月29日,茶坞站。温家宝总理视察大秦线的脚步停了下来,他接见了为大秦线电煤运输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还兴致勃勃地要和大家摄影留念。摄影师的三角架稳稳当当地支起来了,随队而行的湖东车辆段总工程师赵迎军的心却高高地悬着。周成刚就站在总理的身旁,要是一会总理问起他的情况来,他自己能说清楚吗?你别看他心生玲珑窍,搞发明创造有一套,可这是一只牛皮灯笼,照里不照外啊。赵总暗暗地打着腹稿:总理,你问我们段的周成刚?我就这么和你说吧,他这个人呀——有点痴周成刚自己说,一看到工友们操着笨重的机具汗流浃背地干活,就心疼,就自责,就想发明出一种工具来取代这种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1989年,周成刚从铁二十局调到湖东车辆段货修车间,不久赶上大秦线配属 C63新型运煤车,车钩缓冲器清一色的美国货,厂家来人演示缓冲器拆卸,一上午没卸下一个,还把机器弄坏了。到期检修的缓冲器卸不下,就得按残车处理,那阵子全段一下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