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意的创造——陈若晖近作简评
-
作者:
周卫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陌生化
艺术实践
绘画方式
寻觅和探索
插图艺术
现代观念
近作
中国画
艺术形式
-
描述:
极为容易,亦相当熟练的艺术形式,近两年他一直致力于营造“他的世界”,在各画种边缘艺术中寻觅和探索的一种新的艺术语汇,通过绘画方式重新阐述曾经想表达的主题。他改变了以往的具象因素、色彩、线条趣味及世俗
-
反映电视节目主题的片头设计
-
作者:
冷珍
来源:
设计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
节目主题
片头
耐人寻味
电视美术
形象设计
创意
-
描述:
的作用,并蕴含着独特、巧妙、耐人寻味的创意,也正是未可穷尽的片头设计与创意,使荧屏上的各类电视节目争奇斗妍、五彩纷呈。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往往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
-
王芃作品
-
作者:
王芃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青
温度
美术学校
泥土
接触到
母亲
直寻
作品
雕塑
-
描述:
人生来来往往,有来有去,谁都希望生命可以长久,我一直寻找一种载体,他既比我活的长久,又能融入我的灵魂——我看到了雕塑。 当我最初接触到雕塑的时候,我为之激动。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有他的质感,甚至他有温度。当我拿起雕塑刀,
-
莫干山寻访毛泽东足迹
-
作者:
伍一
文楚
来源:
今日浙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干山
天目山
面包车
浙江北部
毛主席
德清县
足迹
毛泽东
人房
寻访
-
描述:
“翻身复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毛泽东)。7人座面包车七转八弯,一盘复一盘地攀越莫干山道,循着历史旧路,一路风情目不暇给。99岁末,我又来到这座名山,寻访毛泽东及诸元勋们的足迹。莫干山在浙江北部德清县(原武康县)境内,是天目山的支脉,山并不高峻却玲珑嶙峋,方圆
-
略论流坑村的雕塑与壁画艺术
-
作者:
周克修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遗存
耐人寻味
文化积淀
-
描述:
流坑村大量的艺术珍品 ,有其独立的特征 ,反映出当时民俗艺术审美情趣 ,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历史博物院”。
-
融进自然方显真:读军旅画家于克敏的油画作品
-
作者:
罗贞裁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技巧
内心感受
探寻
画家
感觉
个性风格
油画作品
美感
积淀
本真
-
描述:
在油画语境的表达中,视觉愉悦的美感来自于画家表达内心感受的真切与强烈.作品中积淀的文化底蕴、艺术技巧和语言表达,是作品个性风格和画家内心所见的真实展现.军旅画家于克敏就是将生活的记录与感觉融为一体,在画笔与心灵的双向同构中探寻生命本真的个性画家.
-
全球星系统的应用
-
作者:
毕朝晖
来源:
中国无线通信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需求
WAP手机
通话
掌上型
模拟设备
方式
寻呼
迅速发展
全球星系统
移动数据通信
-
描述:
在全球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需求,而且需要的不仅仅是通话,更多的需要是诸如传真、EIAIL等数据通信。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
-
消除“本土主义”情结
-
作者:
鲁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自身
建构
情结
主持人
寻找
猜想
西方现代主义
中突
本土
-
描述:
与85时期强调建构“现代性”而盲目追赶西方现代艺术的潮流不同,雕塑界不少人自90年代以来比较注重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出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现代主义的雕塑话语乃是建立在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之上。简单地挪用,既不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突出自身文化的个性,也不利于我们表达
-
Almora寻求帮助开发镁砂
-
作者:
柴俊兰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改造
高级耐火材料
寻求帮助
工业发展
死烧镁砂
印度钢
发镁
梭式窑
选矿工艺
生产者
-
描述:
Uttar,Pradesh国家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Tata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和印度钢管理局有限公司Almora寻求帮助开发镁砂@柴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