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 条
-
说说偶像雕塑
-
作者:
王治平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气息
生平事迹
雕塑
-
描述:
重要得多,一件没有内容的艺术作品,无论它的形式如何完美,其价值也不会很高,只能说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而已,所以一个雕塑工作者除了练习素描,练习人体写生,学习人体解剖学之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第一要学历史,尤其要熟悉每一个时代的服装,道具,和所塑对象的生平事迹。第二要熟悉社会上各阶层人
-
略谈《山羊》的创作
-
作者:
陈维亚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山羊
残留
艺品
广西南宁
根材
作品
上图
广州市
雕塑
-
描述:
笔者曾作了一些根艺品,其中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山羊(见上图)。你看,它那刚劲的颈脖,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昂首眺望呢!一些观赏者都说特别象广州市的“五羊”雕塑。这件作品的根材是一九八四年笔者在广西南宁花市
-
必须重视利用树根的天然特征
-
作者:
徐和德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形艺术
作者
树根
天然
艺品
展览
线条
获奖作品
重视利用
雕塑
-
描述:
最近看了几次根艺展览,发现有些作者求全求细求完美,精工细作,仿佛如雕塑一样。有的将人物的五官镂刻得纤毫毕现,甚至刻出人物领口的线条等等。我觉得这与根艺的特性相距甚远。因为根艺品不同于普通的雕塑,它是一种象形艺术,作品仅是“象”某物而已。过于写实,刻意求工,反而会失去一种天然之美。
-
盆景艺术的特殊性三题
-
作者:
成海钟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道
雕刻
自然美
艺品
刘开渠
根材
创作特点
制作
美术
雕塑
-
描述:
盆景的时、空艺术属性盆景与绘画、雕塑一样,都是以具体的可视形象在一定空间内展现来构成艺术形象的。绘画的形象只在平面空间展现,而雕塑和盆景的形象在一定的三度空间内展现,可以供多面观赏。人们把盆景称为
-
湖南举行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馆典礼——杨尚昆主席剪彩并为刘少奇同志铜像揭幕同时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刘少奇革命和战斗的一生
-
作者:
刘春贤
刘志权
吴兴华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少奇
音像资料
评价
匾额
群体型
塑像
湖南省
纪念馆
宁乡县
典礼
-
描述:
、朴实、典雅。纪念馆西南方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高4米的刘少奇同志的全身铜质立身塑像。这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刘开渠和程允贤精心雕塑而成的。纪念馆8个展室,展出了660多种展品,包括珍贵的文物、照片、手稿
-
阳光下的造型艺术:谈城市雕塑
-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古希腊
奥林匹克
运动员
节奏感
《掷铁饼者》
雕塑家
青春美
-
描述:
美化生活·陶冶性情·记载历史人类总是要求美的——美的体态、美的风度、美的气质、美的心灵,虽然美学的观点各自不同,但对美的要求是永恒的。城市是由建筑、雕刻、园林等组成综合整体的环境艺术,城市雕塑
-
有感于郭沫若铜像落成
-
作者:
金秋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塑像
艺术
精神生活
副委员长
杨振宁
费孝通
创作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雕塑
-
描述:
的,《北京日报》用的是新华社的通稿,尽管报道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都报道了出席铜像落成的一大串领导人的名单;二是都没说明铜像的作者是谁。无怪一位老雕塑家颇有感触地说:"如今新闻报道重视的还是领导人的名字,而对艺术家的姓名往往是会被忽略的。"
-
雕成形象,塑就心灵-王大进的雕塑艺术生涯
-
作者:
蒋星煜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雕塑史
中国雕塑史
中国
-
描述:
雕成形象,塑就心灵-王大进的雕塑艺术生涯
-
国外精细陶瓷成型工艺的发展
-
作者:
廖钟明
敖镜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静压机
可塑成型
压力注浆
陶瓷生产
注浆工艺
等静压成型
石膏模
成型工艺
模具
注浆成型
-
描述:
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于1987年9月22~26日在广州举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工业厂商展出了产品,并举行了16场技术交流会.从展览会上可以看出国内外陶瓷生产的动态,在技术交流会上有些国外陶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颇有参考价值的生产技术发展动向,现将一部分资料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
汉代陶瓷雕塑艺术风格窥探
-
作者:
熊寥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汉代
陶塑
造型
西汉前期
兵马俑
出土
-
描述:
汉代陶瓷雕塑,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西汉前期陶塑,继承了秦代那种模拟现实,注重细节刻划的质朴的写实风格。咸阳出土的三千兵马俑,无论是从单个步、骑的面容、形体、服饰的制作,还是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