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中国古典诗论的“误读”接受
作者: 樊宝英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期待   中国古典诗论   误读  
描述: “误读”接受,就是读者根据自身先在的审美期待视野,对不定性诗作进行填充完形,从而作出有别于诗作本文本事本义的一种悖离性理解。通过这种极富创意的读解,不仅使诗作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意蕴,而且还使作品获得了流布于世的艺术生命
我国古典诗歌绘画美艺术谈片
作者: 张向东   来源: 荆门大学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现   绘画美   个性   道德观念   氛围   艺术   中国   古典诗歌   成就   世界  
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就无疑是举世少有、辉煌灿烂的,它在古典时代特有的道德观念与个性情感的氛围中,尽其所能地展现了一个广大的宇宙。中国古典诗歌强大的艺术光华至今仍熠熠闪烁。我们徜徉于这样一个五彩缤纷、出神入化、堪臻绝境的世界里,
秦汉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高潮时期
作者: 朱华欣   来源: 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现   绘画美   个性   道德观念   氛围   艺术   中国   古典诗歌   成就   世界  
描述: 经过漫长的战乱,统一的秦汉在文化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占有其独特的地位。文章论述了秦汉时期绘画形象塑造的写实技艺与传神、雕塑的因形造意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以及工艺设计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精妙,兼及它对后世工艺美术的影响。
古典诗歌教学应“读”占螯头
作者: 毛婷   来源: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经典   中国文化   古代诗文   中国历史   “读”   著名作家   人文素养   古典诗歌教学  
描述: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和审美的光辉,沉淀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于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的人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著名作家余秋雨也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
撷文清丽 独具风格——评曾敏之先生的《古诗撷英》
作者: 魏晓虹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著作   审美感受   曾敏之   《水经注》   郦道元   散文   审美情趣   社会背景   古诗   中国古典诗歌  
描述: 香港作家曾敏之先生精于散文,近读他的《古诗撷英》,才知道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钟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如此精深。曾先生潜心探索古典诗词的艺术奥妙,对诗词进行审美鉴赏的文章写得小巧玲珑,别致可爱,颇似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清丽自然的文风,在舒卷自如中不乏真知灼见,增加了这部学术著作的可读性。本书以中国诗史为线,采撷了作者有深识精见的古诗二百余篇。在诗苑的百花丛中,文体自有其时代兴衰,诗人自然有成就的高下,但作者认为:“其实,诗的创作,代有佳篇,不应忽视,否则就会有沧海遗珠之憾。”因此,该书不仅采撷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同时也遴选了许多常见选本不选的佳句,以时间为序,分别融铸成篇。
浅谈中国古典舞动静并存之美
作者: 白雪峰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价值   意境之美   客观景物   宗白华先生   静美   舞蹈动作   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舞   内在情感   舞蹈本质  
描述: 一、动中有静—静境之美(一)动态舞蹈中的造型之美世间万物一切都是运动的,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但舞蹈本质的运动是鲜明突出的,它似乎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如果说动态是舞蹈的生命,那么赋予它生存价值的就是千千万万个静态造型的积累与积淀。因此舞蹈也可以说是流动的雕塑,流动即运动,雕塑即静止,在每一个简短的舞句与略长的舞段中都是由无数个瞬间的造型连接起来形成的。
诗词鉴赏中的审美意象再创造
作者: 张国伟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词鉴赏   文学作品   观照   中国古典诗词   接受主体   艺术形象   审美意象   再创造   联想与想象   意象世界  
描述: 1对中国古典诗词(包括散曲)的鉴赏,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且更为丰富、复杂.因为诸如雕塑、绘画、戏剧、电影、电视与舞蹈等等艺术,都具有可见的形象,而文学作品却只有一篇篇语言文字符号.文学作品的鉴赏者通过对符号的观照,"瞻言而见貌",并作用于心灵,产生通感,调动早已储
浅析中英古代爱情诗的美学差异
作者: 李正栓   申玉革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古代   爱情题材   爱情诗   古典诗歌   美学趣味  
描述: 爱情被称为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和英国的古典诗歌中,都存在大量爱情题材的诗歌,但二者的美学趣味有一定的差异。一朱光潜曾准确而精练地概括了中英诗之差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①含蓄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既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又是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爱情题材的诗歌也不例外。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通过描写客观景象,寄托深情,表达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浓浓相思,对爱情不着一字,但绵绵思念尽在其中。李白的《玉阶怨》这样写道:“玉阶生白露,夜夜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全诗字里行间无一字关情,但诗中女子的孤独落寞之意却溢于言表,个中深意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温庭筠的《望江南》描写了一位女子清早就梳妆打扮,倚楼望江,但直到斜阳西下,千帆过尽,也不见意中人归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籊洲。”该女的翘首企盼、伤心怅惘和百结愁肠在词人平易的语言中得以玲珑再现。反观西方,“直抒胸臆”的美学传统由来已久。柏拉图认为灵感是“诗神凭附时的迷狂心理”,因此,诗是诗人在失去理智的迷...
清代四大诗说评说(上)
作者: 王英志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灵说   中国古典诗学   王孟诗派   格调说   神韵说   王士禛   渔洋   诗说   论诗   池北偶谈  
描述: 中国古典诗学至清代而登峰造极,形成了著述层出不穷、诗说五彩纷呈的繁盛局面。其间康熙至嘉庆时期更是诗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王士禛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这著名的四大诗说。它们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并构成了
玲珑心事 那些古雅温静的事物
作者: 张觅   来源: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诗集  
描述: 这是一本描述一件件在古诗词或者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古雅温静的物件的小随笔,满蕴了古代女子月光般剔透的玲珑心事。那一个个古典物件,沉淀的是千百年来古代女子婉约静雅的玲珑心事与千回百转的缱绻情怀。书里除了古典物件,亦有写及在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具有古典意味的事物,如碧纱橱、画屏、青花瓷,以及在古诗词中歌咏不断的花儿,如蔷薇、桂花、茉莉。这些事物,即使是在古典典籍中惊鸿一瞥也令人念念不忘,浸润的仍然是沉静温柔的心思。
< 1 2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