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2556 条
-
浮生若孤岛:范勃“剧场”道心境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2011年12月13日,由罗一平和徐民奇先生总策划“曳游一范勃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大剧院当代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近两年来在广州举办过个展中“见所未见”的“人气”,如此多的中国艺术界“大腕”捧场,有钟涵、吴长江、刘小东、方力钧、吕澎、冯博一、汪民安、彭锋、许钦松、雷波、尹朝阳、庞茂琨、徐亮、陈潮光、黎明、郭润文、井士剑、顾黎明、李晓林、康剑飞、李大钧、杨凯、梁克刚、李清泉、邓箭今等等数十几位嘉宾到场。 范勃的20余幅油画作品展示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黑盒子”中,数十盏射灯与黑色幕布使得展览现场十分具有舞台感。在展示方面符合其作品中的舞台感的同时,范勃也需要上演一场“园子系列”式的舞台剧。 这位颇具绅士风度的天津男人在20多年前,怀着对南方无限的憧憬,而只身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保持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宁静的观察着身边存在着的人与事。正因为范勃的异乡人身份,才使得他的画面一直都蕴涵着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疏离感。范勃曾在《琐记三则》中写道:“坐在画室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龙井的清香使我神思清迈,点上一支烟,顺着袅袅的烟雾,便能感受过去那些如镂如刻的岁月,若即若离,汇聚在眼前的宁静之中,化作光晕弥漫般不无暖意的背景,升华为非同凡响的个人意义。
-
春拍接踵而来,市场虚胖依旧──2012春拍剪影
-
作者:
续春军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红色经典成为亮点 2012年5月15日进行的中国嘉德2012春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中,沈尧伊巨幅红色经典巨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以850万起拍,竞价一路遥升最终以4025万元被现场买家竞得,此价格创造了画家本人画作最高拍卖纪录。该作品创作于1975至1976年,用写实的手法和浪漫的光影对比,具有当时典型的“红”“光”“亮”特点。此外北京传是2012春拍也将推出多件与人们历史记忆密切相关的作品,诸如李树基的《盼》、罗贻的《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等。还推出《白毛女》主题珍贵老照片。 当代书画抢镜撑旗,李可染倍受青睐 李可染是二十世纪“金石派”的重要山水画大师,一生致力于“为祖国山河立传”,其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焦点,更是广大藏家竞相追捧的对象。据BTV报道: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5月12日举槌,革命圣地山水巅峰巨制李可染《韶山》作为压轴拍品,以1.24亿元成交,创出今春拍卖场首个高价,16年上涨80倍,而一直以来被当做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齐白石的作品却受到冷落,业内人士反映书画市场的泡沫已经开始显现。另外除嘉德拍卖外,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和《井冈山》将登陆保利拍卖,《万山红遍》估价更是高达2.8亿元。
-
傅榆翔个人艺术展:重庆宝驯宝马2012艺术与时尚的态度
-
作者:
杜曦云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2012年2月9日下午,《终结与开启》重庆宝驯宝马“2012态度”傅榆翔个人艺术展在九滨路一号新落成的重庆尚潮美术馆开幕。傅榆翔先生躬身以待创作的BMW3系艺术车——《怀素遇见宝马》和新作21幅油画作品。此次活动是宝马重庆宝驯集团与重庆尚潮美术馆首次合作,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在宝马4S店展厅内展览,增加了与观众的接触面,让艺术走进时尚生活。展览给新年里的重庆市民带来的一份新年贺礼,同时秉持重庆宝驯集团“BMW之悦”核心理念,向社会传递更多的美好和愉悦,为所谓“终结之年”的2012开启更大的希望与信心。 根据传说中神秘的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近年来,这一预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引起社会大众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恐惧和忧虑。美国灾难电影《2012》中,经过一系列的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巨大海啸,最终人们通过相互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度过了难关。玛雅文化研究专家、美国科尔盖特大学考古天文学家安东尼阿凡尼曾表示,“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必将伴随着许多狂热的活动和巨大的压力,随后则是一个新时代的诞生,许多人重新开始更美好的生活。”或许,如果预言中的灾难真的发生,我们整个社会最需要的便是人性中的信心、关爱和尊重,凝聚源源不断的正面能量,才是开启“2012”这扇“终结之门”的钥匙。
-
占卜者之理想:申树斌绘画的人文主义立场
-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风险的,但也因为如此,艺术具有了更多的挑战和隐喻性。放眼整个世界,今天的中国就像最大最刺激的冒险家的乐园,给艺术提供了极大的演绎空间。 智慧和勤勉改变了申树斌的人生,原来那个腼腆的外省青年如今身为北京高校的艺术教师。
-
海洋之巅:众人眼中的宋洋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生活方式,它使精英艺术和大众文化的界限变得模糊,保留着一种在其他艺术领域不可能存在的真诚。 Jocelyn Adele Gonz d(德) 艺术评论家 此前你获得成功一直是因为时尚元素,不过在以后的作品
-
生命中必须承受之重:《世纪遗痕——应天齐上海美术馆个展》学术研讨会纪要(节选)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展呈现出来。应天齐创作上的变化,有三个阶段:一个是西递村版画,一个是告别西递村后的舞美、行为、装置、影像及公共艺术等,再一个就是《世纪遗痕》油画创作。应天齐的作品非常有特点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很理性
-
让大地粗糙地发出光亮:有关井士剑的江湖·人体作品系列
-
作者:
孙周兴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一 井士剑最近的创作煞费苦心,这次为我们端出名为《江湖》、《石榴》和《人体》三大系列的油画作品。现场堆满了多半已完成、少数仍在进行中的作品。一个天气阴沉的冬天的下午,我在那里逗留个把小时,重点观看了其中的《江湖》和《人体》系列。我感觉到,老井正在执着地、沉潜地做一件大事,心无旁骛,也无所依傍。 老井自己说,我只是这样画着,没猴急着要求什么。这是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似乎日益难得了。 老井的《江湖》系列尺幅巨大,而《人体》系列则一概是不足一米的小画。两相比较,江湖之大与人体之小,形成特别显赫的反差。——显然这是有意而为的。 《江湖》作品系列画的是杭州西湖的风景,却并没有被冠名为“西湖”。大概在画家眼里,西湖太小,太过柔媚,不免轻佻了。江湖浩大深远。江湖阴沉莫测,险象环生,无可名状。江湖是大地幽暗之处。江湖是山水一体、星月辉映、天地相交的所在。而江湖中人,在老井画作里往往是小小的人影,隐隐约约地,仿佛行将消隐,隐遁于江湖大地。 说的是江湖,想的是大地。江湖即大地,大地即江湖。 而艺术家,当是江湖大地上的行者,行走于浩荡山水之间。 二 如何让大地发出光亮?如何通过创作使江湖大地的幽暗迸发亮丽的光彩?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
姜晓春的铅笔世界:访艺术家姜晓春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受访者:艺术家 姜晓春 采访者:世界艺术杂志 秦德宝(简称WorldArt) 采访地点:北京798艺术区 采访时间:2012年6月9日 World Art:即将在韵画廊开幕的展览命名为“7”这个名字给人一种摸不到头的感觉,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名称? 姜晓春:“七”或“十”都和是《圣经》里经常出现的。在这里我用的是阿拉伯数字“7”,《圣经》里经常提到的一些数据经常会有“7”。 World Art:从四川来到北京一直在画画吗? 姜晓春:对。我也就有这么个技能了,别的也干不了,就只能画画了。一般是呆在屋里自己画自己的。有点像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周围有很多朋友也是偶尔才见见面。我的生活有点不太规律,生物钟倒不过来,因为通常都是在晚上画画,晚上不画画也要干点别的,然后白天睡一点觉,白天睡觉晚上就精神了,这种状态从上大学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也是赶上机会了,碰上韵画廊这边也挺好的。 World Art:用铅笔做作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受到过哪些人的影响? 姜晓春:大概从上大学开始。我在大学里读的是油画系。老师是从国外回来的,我们那个班是试验班,大学四年一直带我们这个班,他允许你自己选择材料,选择什么材料都可以,我四年基本上画的全部都是铅笔。
-
第九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回眸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以中国宋代郭熙经典作品《早春图》为摹本,加以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演绎四季变化的多媒体作品《早春图-四季》, 朴荣德画廊艺术家在铝板上创作的油画作品《脸》 ,常青画廊艺术家利用火柴制成的作品
-
南来北往东寻西找:韩金宝的艺术历程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
描述:
、洛杉矶坡道艺术中心展出。 我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分别为韩金宝写过两篇短评,在90年代初他的一本画集序言中曾这样谈论他那一时期的作品:“在画风的演变中,画家并没有走纯抽象的路。他还是习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