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必须承受之重:《世纪遗痕——应天齐上海美术馆个展》学术研讨会纪要(节选)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世界艺术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摘要】时间:2011年12月15日下午 地点:上海美术馆四楼会议室 王林:在中国美术馆做应天齐作品展之后,间隔时间比较长。主要是有个想法,艺术家做了个展以后,自己应该有一段反省、思考,整理思路的时间。正好从去年到今年,我策划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主题是“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应天齐也参加了。这个展览之后,应天齐又创作了一些新的作品。当时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时,我就觉得应天齐有一些新的迹象,希望能借上海展呈现出来。应天齐创作上的变化,有三个阶段:一个是西递村版画,一个是告别西递村后的舞美、行为、装置、影像及公共艺术等,再一个就是《世纪遗痕》油画创作。应天齐的作品非常有特点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很理性的一面,也有很冲动的一面。这两个东西在应天齐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经历中是怎么结合在一起并协调于作品的,这一点很有意思。 下面请贾方舟先生开个头。 贾方舟:我对应天齐的艺术一直比较关注,曾经参加过他《徽州女人》的展览及戏剧活动。他从最初起步到现在,艺术推进的步伐特别大,尤其是到了深圳以后做的作品,西递村成名以后告别西递,砸碎黑色,在建立了基本绘画面貌以后重新寻找自己。
【年份】2012
【期号】第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大足石刻,巍巍数万尊 作者:曾凡祥 年份:2011
- 2、天价背后的障眼法 作者:曹柏光 年份:2011
- 3、丁观加奉献“墨彩心意”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2
- 4、孙良的花鸟画 作者:谈瀛洲 年份:2012
- 5、孔宁的油画——但丁式的新生 作者:阎逸 年份:2015
- 6、风景的启迪:在风景消逝的年代眺望风景:“风景启示录:余明当代风景油画艺术展”前言 作者:彭肜,支宇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