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公共艺术角度谈湖滨塑像《美人凤》
作者: 许江   施慧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像   重要方面   生存状态   城市公共艺术   文化建设   公共环境   公共空间   政治稳定   生存环境   湖滨  
描述: 新年伊始,杭州湖滨的一尊《美人凤》塑像引起了圈内圈外人们的关注。城雕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件雕塑的关注,正说明了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今天,从政府到市民对于社会文化建设、城市公共
杭州城雕《美人凤》:一个无法回避的批评话题
作者: 张所照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阴柔之美   西湖   真与美   民间故事   批评   回避   艺术创作   构思立意   杭州  
描述: ",以及抬起右臂装模做样地手拈一粒泥丸般的所谓"明珠",就以为是传达了西湖的成因传说、象征了西湖的阴柔之美,反映了西湖的历史文化
浅谈一钢未来的圆坯连铸机拉坯速度
作者: 沈建中   来源: 设计与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韩美林   中国符号   视觉艺术  
描述: 浅谈一钢未来的圆坯连铸机拉坯速度
愚死的乖汉
作者: 晋月   来源: 社会工作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松滋县   文化水平   吴远  
描述: 一位青年农民在听信妖言后居然拿起刀向自己连砍两刀,醒悟过来后又服毒自杀,这在湖北省松滋县赶子幽村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位青年农民名叫吴远亮,年近30,有一定文化水平,是一位玲珑乖巧的棒小伙子,忙里务农
试论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作者: 黎方银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文化精神   宝顶石窟   佛教文化   宋代文化   大足   文化基础   民间信仰   供养人   石窟造像  
描述: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大潮涌动中的艺术嬗变——对近二十年来小说的精神审视
作者: 董德兴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知青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反思文学"   小说创作   知青文学   主体意识   新写实小说   文化寻根小说   近二十年  
描述: 虽然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末的文学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潮涌动的艺术嬗变.尤其是小说创作,一举经历了西方小说发展史上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近百年漫长历程,呈现出五彩缤纷各有所长的崭新状态."...
西亚古代文化的历史见证——饰板浮雕
作者: 江村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耳其   历史文化   历史见证   伊拉克   古代文化   美索不达米亚   西亚   饰板   苏美尔   底格里斯河  
描述: 在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版图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贯平原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培育了人类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如今有许多文物显示出曾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所创造的最辉煌的业绩.
博物馆标志雕塑
作者: 江村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历史渊源   军事博物馆   文化信息   追寻到   艺术风格   艺术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   大自然   雕塑  
描述: 博物馆是存放和展示人类和自然界历史实物和模型的地方.人们来到博物馆,看到那里的展览,会看到人类和大自然的过去,重新追寻到人类和大自然的历史渊源.
水彩悟得
作者: 李升权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水彩画   化难为易   数学计算   自然风光   油画创作   抽象构成   艺术修养   原创性   社会人  
描述: 在绘画诸门类之中,我选择了水彩画。一则画水彩工具简便,行动灵活,随意性强;二则我自幼便喜欢水彩画,那明快、活泼、轻松及色彩斑斓的效果深深地吸引着我,画纸上出现的神奇世界总是令我激动不已。 成年之后,我曾在宣纸上舞弄过笔墨,亦曾在画布上涂抹过油彩。在油画创作中,我设想画出水彩的味道,就用水彩绘制色稿,但完成的油画远不如水彩画稿那样奔放、清彻透明、水味淋漓。终于我明白了我的审美、我的趣味、乃至我的本性皆深蕴在这水彩画的品格中。 这种领悟使我选择了水彩画。在反复的艺术实践中,看到那颜色在纸上尽情地流淌,心领神会,不断地造出一个个新的画面,看起来心荡神驰,无比畅快。 记得少年时,初见英国水彩画的原作,其严谨、细致使我赞叹不已,对于自然风光、社会人物那如幻如真的描绘,用透明的颜色、超凡的表达把我引入一个高雅、神奇而美妙的境地。看到约瑟夫·透纳所绘的天光
困惑与尴尬中的承诺(续)——对现代雕塑若干问题的断想
作者: 蒋铁骊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若干问题   雕塑作品   强化技术   雕塑家   工业文明   雕塑艺术   史密斯   二十世纪   现代雕塑   技术手段  
描述: 看待,则不仅会导致技术水平的退化,而且更会使雕塑创造沦为一个毫无标准可言的空壳。 二十世纪的现代雕塑,在对待技术性的态度上存在着弱化强化二种极端倾向。这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一对矛盾,构成了二十世纪现代雕塑舞台上的有趣一幕。
< 1 2 3 ... 8 9 10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