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庄严法相皇家审美清康熙和乾隆朝宫廷造佛像
作者: 金申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   金铜   藏传佛教   审美趣味   康熙时代   康熙朝   上眼睑   乾隆朝   佛像   佛教造像  
描述: 金申,多年致力于佛教美术史和佛教图像学研究,对于佛教文物鉴定尤具功力。在央视《寻宝》节目中,他以非凡的鉴赏 眼力被广大藏家熟知。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佛教雕刻名品图录》《佛 像的鉴定与收藏
石人真没说完:访石刻研究专家刘卫东
作者: 朱有仪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   金铜   藏传佛教   审美趣味   康熙时代   康熙朝   上眼睑   乾隆朝   佛像   佛教造像  
描述: 年初,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道县田广洞村鬼崽岭发现一个埋在地表层的地TA物石雕像群,石人数量成千上万。这—发现经中央电视台等数家媒体多次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此大规模、多数量、异形态的石人令所有目睹
文艺复兴时期肖像从多纳泰罗至贝里尼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   15世纪   泰罗   历史传说   贝里   人物肖像   肖像画  
描述: 有人曾说文艺复兴时期见证了个人的重新发现。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确实可堪称欧洲第一批个人肖像画。此次展览的展品主要是人物肖像作品。欧洲直到15世纪人物肖像绘画还是专属王室、贵族以及历史
什么是影像艺术?它能收藏么?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艺术   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市场   收藏   摄影艺术   录像艺术   艺术语言   多媒体艺术  
描述: 影像艺术是摄影和录像艺术的总称。包括的范畴有图片、录像、动画和多媒体艺术等。许多艺术家会用相机创作,他们运用精湛的摄影艺术,产生一种不同于绘画、雕塑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形式在西方逐渐被认定为一种艺术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维多利亚时代的先锋派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艺术   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市场   收藏   摄影艺术   录像艺术   艺术语言   多媒体艺术  
描述: 反叛与复古,科学般的精确与想象般的宏伟,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将这些特点结合在了一起。他们是英国第一次现代艺术运动的构建者。 这次展览将展出150多件不同媒介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实用艺术,多样的媒介手段揭示了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每种风格手段的先锋性。由罗塞蒂、威廉·霍尔曼·亨特和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领导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B)对19世纪中期的艺术感到厌烦,并开始反抗已成的体系,他们开始从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中汲取灵感。
一只脚也能撑起天堂
作者: 王国军   来源: 意林(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天堂   破坏者   纪念   第一次世界大战   残疾人   雕像   西班牙   城市   雕塑  
描述: 在西班牙西南部的一个名叫塞维利亚的城市里,最近出现了一件怪事,狂欢节后,一尊竖立在城市中央广场的独脚雕塑屡次遭到"破坏",在它缺腿的地方多了一只假脚,很明显,"破坏者"试图让这尊雕像变得完整
You're So Colorful偶像最炫发色大集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音乐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集合   偶像   颜色   So  
描述: 近期的韩娱圈各位idol的发色造型可谓看点十足,各种缤纷靓丽的五彩颜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颜色,也只有这些走在潮流前端的他们才能很好的诠释。
论数字时代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像化现象
作者: 刘夙凯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油画艺术   政治波普   中国当代油画   利玛窦   当代中国油画   影像化   王广义   创作思想  
描述: 一、中国当代油画现状400年前,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率先将油画引入中国。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油画并没有被中国所接受。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之后的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油画艺术才得以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这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初级阶段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中线的运用
作者: 文佳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中国古代雕塑   动态线   主要形象   装饰性雕塑   中国古代美术   图案纹样   体积感   中国绘画   霍去病墓  
描述: 线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运用是非常明显的,它在中国绘画中具有表现事物内在本质的功能和独立的美学价值,线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六千余年前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图案纹样,这些曲线不是自然形态的再现,而是经过提炼概括有规律可循的,具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线。用线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不仅是中国绘画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特征
从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略论秦汉时期的审美差异
作者: 鄢彬彬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差异   肖像雕塑   汉代雕塑   审美风格   雕塑作品   秦汉时代   雕塑艺术   霍去病墓石雕   审美标准   马踏匈奴  
描述: 本文以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为立足点,从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审美风格、儒道美学思想的体现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审美差异性。审美标准的概念,就是我们在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采用遵循自己的心理标准或者公共标准去
< 1 2 3 ... 50 51 52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