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法相皇家审美清康熙和乾隆朝宫廷造佛像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金申
【刊名】收藏
【关键词】 宫廷 金铜 藏传佛教 审美趣味 康熙时代 康熙朝 上眼睑 乾隆朝 佛像 佛教造像
【摘要】金申,多年致力于佛教美术史和佛教图像学研究,对于佛教文物鉴定尤具功力。在央视《寻宝》节目中,他以非凡的鉴赏 眼力被广大藏家熟知。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佛教雕刻名品图录》《佛 像的鉴定与收藏》《佛像的系谱》(译作)、《历代佛像真伪鉴定》《海外及港台 收藏古代佛像珍品》等、 在中国漫长的佛教造像历史长河中,值得介绍的历史阶段有很多,如:北魏迁都前后的造像,中晚唐和五代造像,明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等等。而清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最终衰落的时期,清代的佛造像在北方依然是以西藏系统的造像为主流,南方汉族的传统手法雕塑日见衰退,不复振作。 清代的民间佛像艺术也和清朝政府的统治一样,在乾隆朝以后,江河日下,乏善可陈。但清朝从康熙年起也效仿明朝的做法,在北京紫禁城内的造办处监制了许多金铜佛像,加之乾隆皇帝本人也信奉藏传佛教,亲自过问佛像的样式,故而该朝佛像制作精美、细腻,体现了宫廷的审美趣味,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但另一方面,由于乾隆年间铸造的金铜佛像数量太大,乾隆帝为了做佛事或为母亲祝寿,一次即动辄铸造成千上万尊,致使佛像制作工艺渐趋简率,干篇一律。
【年份】2012
【期号】第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石人真没说完:访石刻研究专家刘卫东 作者:朱有仪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