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内心的力量
作者: 张晓刚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感觉   心理状态   个体生命   艺术家   内心体验   深度   流行文化   艺术个性   异化  
描述: 通过对自己十年来的反省,我似乎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内心独白式的艺术家。欧洲飘游一圈回到自己的小屋,这种感觉似乎更加明确了。所以我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化性的艺术家,更不可能成为一种科研性的艺术家,我的艺术可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体验。也许正因为如此,像我这一类的艺术家将与偶
个人绘画的自我剖析
作者: 刘超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省承德市   布面油画   拼贴   鲁迅美术学院   群体生活   基弗   公寓楼   学院美术馆   画中   画如其人  
描述: 2003年我从河北省承德市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那时候我16岁,带着对于远方的惊奇和陌生来到沈阳,第一次开始体验离开父母的学校群体生活。今年我29岁,在沈阳落了户口成了家,话语间偶尔会有东北口音,看到地图就知道上面每条街道的模样,这样算来我与鲁美结缘已有13载了。在这13年里,我经历了附中、本科、鲁美旁边公寓楼内画画的无业青年、研究生四个阶
自序
作者: 李浩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生存   形与色   艺术作品   活着   于斯   哲学问题   传世佳作   这一代人   不准确性   视觉转换  
描述: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思维也随之变化,人们的情绪“饱满”而复杂,各种欲望!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是否真的弱肉强食?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一代人到底在寻找什么?我们需要信仰吗?我本不想反映这种哲学问题,但诸如此类的思考一直困扰着我,使我没法绕开。它没完没了地不停在我脑中出现,
装饰用立方氧化锆晶体生长
作者: 暂无 来源: 应用化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晶体生长   光学特性   工业氧化锆   立方氧化锆   竞争能力   装饰用   国际市场   天然金刚石   成品率   宝石市场  
描述: 立方氧化锆单晶体在光学特性上接近天然金刚石,国外自1976年以来仿金刚钻的立方锆进入宝石市场后风行于世界,需求量很大。本所自1982年开始对装饰用立方氧化锆晶体生长进行研究,建立了冷坩埚壳熔法生长
偶然与必然
作者: 刘小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偶然与必然   具体生活   绘画   哲学  
描述: 这应该是哲学上的老题目,但落实到个人具体生活里往往是每天碰到的新事情,当抽支烟或者和某人喝杯小酒,回想这档小事都会遇到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大问题。翻开过去的日记,发现我画在照片上的绘画最早是偶然发生在2012年。那年盛夏,我在新疆和田偏远的玉龙喀什河干涸的河床上画了三个月的挖玉农民。现场完成了四幅大尺幅油画。
自在:意大利雕塑家拉芭拉玛和她的人体雕塑
作者: 木木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意大利   个体生命   象征意义   威尼斯   雕塑家   自然   作品   纹身   自在  
描述: 意大利女雕塑家拉芭拉玛的人体雕塑富有动势和生命感,在古典写实人体的基础上,加诸以现代风格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纹身,从而表达她对于个体生命、命运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揭示人类试图超越肉体、追求灵魂自由的蜕变历程。
曾竹韶先生谈传统和庙宇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意大利   个体生命   象征意义   威尼斯   雕塑家   自然   作品   纹身   自在  
描述: 曾竹韶先生谈传统和庙宇雕塑
没有装进银盘的金橘──评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
作者: 李建军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型意义   阎真   文学作品   个体生命   主题   幻灭   悲剧   《沧浪之水》   长篇小说   境遇  
描述: 一幻灭主题与失败的成功者象 人在年轻的时候,大都做过五彩缤纷的梦,大都有一股雄心勃勃舍我其谁的英风猛气,最终,却不得不在深长的叹息声中,向生活低下高傲的头颅,事事都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倾向于接受"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之类的"差不多"哲学.这种从高昂到低沉,从热烈到冷漠,从进取到退守,从自信到...
不可忽视两类极端性格“乖”学生的心理问题
作者: 刘伟   来源: 都市家教(上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思想   学生辅导员   心理问题   群体生活   “女强人”   心理辅导   实践工作   性格  
描述: 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的“坏”学生,自然会受到学生辅导员的重视。但是,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乖乖女”,八面玲珑、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性格一个极内向,一个极外向,这两种极端性格的学生,给家长和老师的感觉往往是“乖巧”,做事放心,从而忽视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然而,这“一内一外”两类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备受关注,容易被孤立,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就学生思想辅导实践工作中出现的两类案例,笔者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极端性格的“乖学生”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希望能引起学生辅导员和家长的重视。
停驻在《妈妈,再喂我一次》雕塑前
作者: 王依群   来源: 上海采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敬畏生命   中华民族   人性   大地震   个体生命   乳头   母亲   废墟   力量   雕塑  
描述: 这是一尊最美的人间雕塑:雕塑中的年轻母亲,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在那一刻,支持她的是一股强大的坚不可摧的信念力量;在那一刻,她将人性的光芒绽放到了极致。在天摇地撼、惊天轰鸣的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