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2 条
-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与写意性研究
-
作者:
徐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
传统工笔人物画
写意
-
描述:
本文就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造型用笔与其相关的写意性进行探讨,认为传统工笔人物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但自身日趋成熟,而且,也为后世学画者留下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艺术。
-
浅析异域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
-
作者:
熊珂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文化交流
传承发展
宗教文化
-
描述:
精美的陶瓷文化作为一张亮丽的中国艺术文化名片而享誉海内外。而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瓷器,见证了本土中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灵感碰撞。异域文化对于青花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山水艺术元素研究*
-
作者:
王晓敏
李福全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联系
传统山水艺术
-
描述:
及文化内涵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断的碰撞与交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本土文化意识觉醒并且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又显示出其强大的魅力。这种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识与对于当今雕塑
-
穿越时空的行者与骑士——读徐松波油画
-
作者:
冯国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马和
工业化时代
视觉盛宴
麦积山石窟
松波
工作原因
岳飞传
第一时间
悲剧感
-
描述:
一来是我们同岁,成长的环境和遭际大体相同,比如他说自己是听《岳飞传》和《杨家将》长大的,我也是;比如他对马和武侠的喜爱,我也是。二来是他对西部地理、人文以及独有气质的认同让我心有惜惜,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穿行在河西走廊一带
-
传入、批判、正名
-
作者:
范程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判
留洋学生
印象派
20世纪中国艺术
油画
传播与认知
-
描述:
印象派在20世纪中国艺术界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顺利传入到突然中断继而又大加批判直到最终正名。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辅之以图像分析的方法,简要梳理出这三个阶段在我国人们对印象派的认识,及其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希望能对理解当下油画艺术形态的形成有所助益。
-
从文化传扬到产业发展——读《文化创意产业导论》有感
-
作者:
杜正宜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扬
文化创意
创意产业
-
描述:
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同声四调
-
作者:
曹乃谦著
来源: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和珅(1750~1799)
传记
-
描述:
本书是一部回忆录,回忆了自己在“文革”期间的经历,在宣传队,下煤窑,在铁匠房,在政工办,主线则是养父母,尤其是养母对作者至深至纯的爱。
-
构建多维的对话 记“承传的力量——马心伯师生作品展”
-
作者:
冯祖光
马一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者
参展艺术家
观众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
美术形式
艺术展览
心伯
当代社会文化
教育理念
中国现代美术
-
描述:
对话,在不同场域、不同语境中,反映了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选择。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人与物,即与自然、时间、空间的对话,在整体的宇宙观中,对话物我,以致和合。如今在司空见惯
-
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
-
作者:
黄文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弟子
粪扫衣
佛教史
坚守者
十六罗汉
成佛
艺术传承
拘尸那迦
鸡足山
释迦
-
描述:
坚守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文化艺术得以传承的内在动因。之所以要坚守,不仅是因为被坚守者值得为之付出,更因为坚守者自身的那份执著与坦然。当年释迦佛于拘尸那迦城涅槃后,大弟子迦叶主持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会
-
李宝龙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弟子
粪扫衣
佛教史
坚守者
十六罗汉
成佛
艺术传承
拘尸那迦
鸡足山
释迦
-
描述:
李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