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939 条
-
侯冠滨 荒诞的戏谑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格
雕塑美
改变
精英主义
永久性
思想基础
纪念性
创作原则
评价标准
传统雕塑
-
描述:
侯冠滨的雕塑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雕塑的神圣、静穆、永久的特性和纪念性、永久性的品格,它们以一种大众化的、反精英主义的、调侃谐趣方式,带来了一种新的雕塑美学。它以不同的图像来源,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原则和欣赏原则,从而改变了传统
-
陆新:艺术家和助手:一个艺术领域中的文化现象
-
作者:
陆新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密切相关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助手
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
艺术领域
作品
文化现象
-
描述:
Q:这种新生产模式下助手的身份是什么?A:这个很难用一个概念性的语句来定义,好像有点复杂,就像艺术家一样,怎样的人算是艺术家呢?就像什么样的作品是雕塑一样,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界限了,很难分清,我觉得也不必要分清,这个好像不太重要。你说艺术家新生产模式主要是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模式和其他一些因素可能
-
对真实的感知:阿丽佳·柯维德
-
作者:
阿布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西方艺术
分类排列
摄影作品
镜子
传统手法
钟表
静物画
创作方式
日常生活
-
描述:
通过将一系列物品的分类排列,从而引发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思考,是西方艺术的一种传统手法,这种手法尤其体现在了久负盛名的传统静物画中。通过将古董钟表、壁炉灯、怀表的并置排列,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
浅谈传统粉彩与现代粉彩的装饰
-
作者:
卢员彬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表现手法
景德镇
传统名
色彩
色釉
康熙
装饰手法
陶瓷美术
粉彩
-
描述: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以"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画工细腻、风格迥异"的艺术特点而风靡古今中外。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
-
秦汉陶俑风格浅析
-
作者:
方啸
王亚红
喻斐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神
汉俑
秦兵马俑
写实
-
描述:
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陶俑是我国陶瓷雕塑史上的杰作,古有汉承秦制之说,然而这点并未在秦俑与汉俑上得到体现,本文从艺术的形式和民族心理方面入手,探讨其造型及艺术风格的迥异。
-
从歌曲《青花瓷》浅谈“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作者:
杨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文化
传承
中国元素
弘扬
-
描述:
从歌曲《青花瓷》中对中国元素—青花瓷文化的成功应用,浅谈了青花瓷文化的由来,初窥了青花瓷文化的部分精髓,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珍视、吸蓄和实践的建议。
-
中国传统吉祥观念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影响
-
作者:
王爱红
刘春丽
来源:
包装工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祥观念
传统
产品设计
现代
-
描述:
以中国传统吉祥观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吉祥观念的历史起源和本质的分析,提出了将传统吉祥观念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产品案例来诠释中国传统吉祥观念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影响。
-
妙呈胎骨 历久弥新:论中国陶瓷造型设计的现代性应用
-
作者:
何炳钦
张甘霖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现代
陶瓷造型设计
-
描述:
本文从陶瓷造型设计的生活嬗变、工艺变迁与陶瓷造型的线性运用三方面展开,探讨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设计的现代性运用这一时代课题。随着陶瓷艺术设计与各种新的设计思潮流派交融,这些古老而传统的造型语言日渐具有新的内涵与意义。
-
非洲少女
-
作者:
钟海秋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情相悦
石杰
眉弓
艺术作品
大师作品
木雕艺术
生动传神
线面
雕塑艺术
人物形象
-
描述:
点评:这是件与非洲木雕艺术风格非常相似的雅石艺术作品。该石线面柔和流畅,形象高度概括,虽然眉弓、鼻梁、嘴巴及长发等细节结构俱全,但非常简洁、准确到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已达到了增一点嫌多,减一点嫌少的艺术高度,是一尊不输于任何一位现代派雕塑艺术大师作品的立姿人物雅石杰作。
-
乔宜男中国画作品赏析
-
作者:
汪为胜
来源:
报刊荟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工笔画
作品赏析
书法性
中国画
绘画性
乔宜男
文人画
-
描述:
工笔画是中国画重要的一脉,其传统从秦汉直至两宋,是中国绘画性绘画的代表,工笔画和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书法性绘画共同构成了传统绘画的两支,其双源并流共同发展至今。乔宜男在当代水墨画和工笔画上的探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
1
2
3
...
11
12
13
...
92
93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