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31 条
-
几尊可疑的辽代款佛像
-
作者:
金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应县木塔
飞鸟时代
辽代
宋辽
东京大学
佛像
台座
造像
菩萨
-
描述:
《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铜造像带年款者笔者所知仅有三件,但多有疑问之处,蓄疑良久,此一并分析如下。此三件为: 金铜菩萨三尊像,主尊高67.7、两胁侍高38.5厘米,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东京大学文学部藏。金铜菩萨坐像,高28.5厘米,统和二
-
父亲的宋瓷盅
-
作者:
栖云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宁国府
宋代
怨妇
颜色
收藏
宋瓷
青瓷
汝窑
荣国府
-
描述:
家里收藏着四盏小茶盅,天青的颜色,细腻的胎质,外方内圆,说不出的玲珑精巧。“翻开盅底辨辨,宋代的印呢!”父亲的言辞总是透出一股炫耀。据说宋瓷有五大窑之最的“汝窑青瓷”;宋瓷静寂幽深,蕴含一种神秘
-
油画 有没有一个东方主义
-
作者:
杨卫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东方主义
话语体系
与国际接轨
弱势文化
话语规则
当代化
西方中心论
现代汉语
油画
-
描述:
西方中心论现在似乎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悉知,九五年的一个大型油画展主题取名为“东方之路”,就其主题而言显然不是在做所谓的汉语油画建设,而是在削足适履,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找东方的位置,已带有汉语油画无法解脱西方话语牵扯而失语顾念的危机.据我看,“东方之路”这一术语至少带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对西方话语标准的全面认同,从而使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霸权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是一种情绪化的弱势文化的自我抒臆,是一种抽象的、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憧憬.正是这种受限于西方话语规则的状况,竟全都令汉语美术人弄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哪部分的,或是真心信奉西方的话语体系,或是苦心孤诣地在西方话语体系里寻找东方的尊严.显然,当一种“东方之路”观念被运用到一次大型汉语油画展的主题,它的意谓就不再只
-
也谈中国油画的现状——读陈世宁《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有感
-
作者:
陈嘉全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油画艺术
流变性
中国现代艺术
当代中国油画
现代主义
三十年代
逻辑轨迹
文化批判意识
中国油画
-
描述:
,老一辈油画家们从西方留学归来,将油画艺术较全面地介绍到国内,第二次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批留苏学生回国,加上苏联专家在中国举办训练班培养的一批油画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使油画在中国又形成了一次
-
我的回顾
-
作者:
苏天赐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立艺专
教学工作
油画艺术
教师宿舍
女青年
四十年代
公开展出
内部结构关系
林风眠
中国油画
-
描述:
我在四十年代创作的两幅作品于今年四月在《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于北京展出,这是它们在国内第一次公开展出,离它们被创作出来的时间还差一两年就是半个世纪.那年我应聘为杭州国立艺专助教,协助林风眠先生
-
漆画发展之我见
-
作者:
陈昌柱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水彩画
艺术家
艺术精神
当代艺术
漆画
少数民族
中国画
多元化发展
高等艺术院校
-
描述:
漆画自80年正式定名,84年列入全国美展到现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在呈多元化发展的当代艺术中,漆画以独特的魅力放射着奇异的光彩,显示出作为现代艺术的漆画具有深厚的发展潜质与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漆画
-
美术信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艺术风格
江苏省
保险费总额
上海博物馆
西方现代艺术
康定斯基
马蒂斯
艺术个性
美术
-
描述:
作品包括梵高、塞尚、修拉、迪尚、马蒂斯、米罗、夏加尔、康定斯基、蒙德利安、达利、波洛克等47位大师的雕塑和油画原作,其中近10件为画家代表作,常见于国内外各种画册。本次展出保险费总额高达创国内纪录
-
为“壁画”正名
-
作者:
赵晓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壁画
材料及工艺
“画”
壁面
中国画
古代壁画
展览会
作品
壁饰艺术
中密度纤维板
-
描述:
”的前面加上“现代”二字,意思是现代壁画是包含这些作品的.我以为把在壁面上完成的作品统称之为壁画是不妥的.既使加上“现代”二字也是说不通的.把本来清晰的概念搞得模糊起来,混乱了壁画作品与其它作品的界线
-
人体造型艺术的思维背景
-
作者:
吾淳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思维背景
长江流域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
造型艺术
黄河流域
审美兴趣
爱琴海
-
描述:
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曾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其中尤以人体造型而著称于世.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石窟、壁画,还是爱琴海沿岸的雕塑.都反映了先人的审美兴趣和特定的思维,很值得今人研究.
-
扎染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
作者:
忻惠珍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柴达木盆地
视觉效果
染色技术
艺术风格
图案纹样
扎染工艺
手工业
新石器时代
创新
-
描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有了一定基础时,便会关注着生活的美化。我们祖先早在十多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已经开始用红色矿物颜料染成石珠,作装饰品。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进一步
<
1
2
3
...
5
6
7
...
42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