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9 条
-
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怀——认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
作者:
平丽芳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济慈
唯美主义
-
描述:
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它是对现实主义理论的逆反和批判。唯美主义的最主要的艺术纲领和最出名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强调艺术必须超越现实、超越生活、超越
-
政治宣传与艺术表现
-
作者:
张守民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泥塑
语言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
后现代
现代
-
描述:
大型泥塑《收租院》在中国雕塑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它以鲜明地反映阶级斗争的政治内容和一些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史上产生广泛影响,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文艺作品成功的典范,也成为世界雕塑史中的重要作品
-
流动的音乐与凝定的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结构
主观客体化
客观主体化
-
描述:
与本质,力图感性与知性交融,但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审美追求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郑敏主修哲学更重知性,追求客观物象主体化,相较而言,陈敬容则感性色彩强些,追求主观心灵客体化。
-
厨房反空间学:女性主义的小角落
-
作者:
多多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塑料
厨房设计
空间
展览
设计师
法兰克福
贡献
女性主义
油画
-
描述: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9月举行的这场名为"Counter Space:Design and The Modern Kitchen"展览,通过大量装置、摄影、电影、版画、素描和油画作品,深度探讨了20世纪以来厨房的历史变迁、空间的实际意义、巨大的象征意味,以及女性对于厨房文化的认知、贡献及反思。
-
Culture
-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址
自然主义者
阿拉伯
北野武
艺术家
展览
绘画
阿育王
作品
美术馆
-
描述:
Shanghai关于2010的命题被外滩美术馆告知,已经联系不到曾梵志,"应该是为了这次展览‘闭关’去了"。这反倒增加了更多期待,《2010·曾梵志》将集中展示艺术家从未展览和发表过的近作。十米长
-
我为世博增光添彩! 2010“小小毕加索”油画棒绘画展赛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华东地区
油画棒
毕加索
创作主题
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绘画
专业委员会
校外教育
-
描述:
2010小小毕加索油画棒绘画展赛结合上海世博会,以我为世博增光添彩为创作主题,让更多小朋友和老师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上海世博会的气氛,并从绘画大赛中脱颖而出!为世博增光添彩!
-
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象征主义与唯美主义的彰显:记禅意油画家邓志鹏
-
作者:
王东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意
彰显
宇宙
抽象主义
思考
作品
唯美主义
超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
油画
-
描述:
邓志鹏,字白云居士,安徽肥东人,1959年11月16日生于上海。自幼即嗜丹青,喜临明清诸大家,不仅善绘国画,其油画作品也自成一派。邓志鹏新近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标签性的符号老树根及翅膀频频出现,这既是抽象主义的的艺术标签,也是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
-
今日之神话——庞茂琨超现实主义近作挑战自我
-
作者:
晓雁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挑战自我
消费社会
手法
作品风格
美术学院
四川
画面
超现实主义
油画创作
-
描述:
所绘的部分草图、手稿等60幅。庞茂琨1 963年出生于重庆,1 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时即以毕业作品《苹果熟了》广为人知,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一直执教于母校,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受过系统、良好学院教育和训练的庞茂琨有着非常深厚的写实功底。早年他的作品倾向于古典主义的庄严、典雅但略带
-
退到灵魂深处的思考
-
作者:
陈叶潮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抽象画
绘画方式
韵律
绘画语言
创作主题
抽象艺术
画面
思考
和谐
-
描述:
文陈叶潮 侯路是一位博学的青年才俊,纵观其创作的艺术作品,涉及面之广,创作主题之新是许多青年艺术家所不及的。在其绘画的十佘年间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独具个性的的绘画
-
当代艺术作品暴力化倾向研究
-
作者:
谭宗斌
来源:
新一代(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人本主义
现代主义
消费主义
暴力
-
描述:
文革后中国人的主体性意识争强中国社会经历了30年的现代型转变,这种初步要求人本主义回归的现代主义呐喊,逐步成为一种管与社会现代性与人关系的理性思考.当代艺术作品反映出我们社会出现的普遍而独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