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金沙访谈
作者: 梅繁   谭频璇   金沙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陈向迅   色彩效果   工笔重彩   大家画   北京画院   提名展   当代工笔画   天然原料   艺术博览会  
描述: 梅繁(以下简称"梅"):我们先从您作画用的基本材料讲起。您的作品好像都是绢本,而且是用传统的三矾九染的手法,您平时用的作画材料是不是都是传统的中国画材料呢?金沙(以下简称"金"):是的,我作画用的是传统的中国画材料,包括绢、毛笔、墨、矿物和植物颜料。只是其中的部分颜料是进口的,比如一些矿物颜料来自日本,还有一部分植物性的透明颜料是英国或德国生产的。梅:上一站我们去到杭州陈向迅老师家,他收了满满一柜子
推荐词:隔纱幻影 徐华翎的视觉结构
作者: 杭春晓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中国工笔画   综合材料   徐华   中央美术学院   提名展   当代工笔画   富春山居图   中央美院   当代艺术展  
描述: N12作为展览名,在中国画圈子里,一定陌生。原因很简单,它是中央美院学生2003年至2006年系列性的当代艺术展。然而,N12却是徐华翎艺术履历的起点之一。为何提及这一点呢?并非N12展一定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价值,而是因为作为工笔画家的徐华翎,却曾活跃于央美当代艺术活动中。这个现象,对我们理解徐华翎的创作,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毫无疑问,一个画家的视觉经验,决
工笔画风格之衍变与用色之盛衰
作者: 尤明辉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魏晋时期   水色   隋唐时期   绘画技法   两汉时期   色彩   国画颜料   文人画   随类赋彩  
描述: 中国工笔画是相对于写意画来说的,《中国美术大辞典》言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密体的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工笔画,举凡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均可包含在内。由此可
孙玉敏工笔画的当代人文意蕴
作者: 尚辉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人文意蕴   中国工笔画   造型能力   人物形象塑造   现实生活   当代   中国画   艺术语言   深度与广度  
描述: 诸多的社会条件,促发和推动了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复兴与繁盛。但在艺术语言上,引发当代中国工笔画发生变革的,无疑是这种绘画写实造型能力的强化和色彩表现力的丰富。对于工笔人物画而言,写实造型能力的强化,无疑提高了工笔人物画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而色彩的丰富表现力,也无疑为工笔人物画的这种现实生活的表现增添了无穷的艺术创造性。写实造型和丰富的色彩都源于工笔画对于西画艺术语言与绘画观念的借鉴
关于当代工笔画的思考
作者: 陈孟昕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回归本体   用色   技术性   现代形态   用线   技法   当代   艺术语言   形式要素  
描述: 艺术回归本体与纯化艺术语言的潮流推动了工笔画的技术探索、表现途径的拓展与新技法的实验,使中国工笔画具有了超越古代传统的现代形态。对工笔画中的技术问题,我认为涉及三个方面,即造型、用线和用色,它们是工笔画的主要形式要素,形成较多的经典程式,
王叔晖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
作者: 孟庆江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回归本体   用色   技术性   现代形态   用线   技法   当代   艺术语言   形式要素  
描述: 王叔晖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
工笔鸟类画法(二)
作者: 齐兆璠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回归本体   用色   技术性   现代形态   用线   技法   当代   艺术语言   形式要素  
描述: 工笔鸟类画法(二)
诗意纵为
作者: 徐波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现代形态   诗意   艺术特征  
描述: 陈孟昕是活跃在当今中国工笔画界的先锋人物之一,他创造的“大工笔”样式是中国工笔画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转移过程中,建立起的一种艺术特征鲜明的新范式。陈孟昕早期一直在研究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由于自我的不断探索和对艺术的超越意识,他突然舍掉惯用的语言模式,而涉足到崭新的领域中,去寻求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叙述语言。初期的工笔作品体现出作者试图通过意笔和工笔两个画种,在材料和技法的优势上进行互补、互融的实验。随着表达途径的开拓,作者建立“大工笔”的结构意图初见端倪。他习惯把众多人物、道具和环境穿插组合在一个完整、丰满的图式之中,取法于密,穿插交叠,错落有致,人物形象变异夸张,动势生动,韵味各异,每组人物和每组人物形成空间块面,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构图极具节奏,气势和韵律,纵
工笔花鸟画创作札记(一则)《霜重色更浓》
作者: 金鸿钧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现代形态   诗意   艺术特征  
描述: 工笔花鸟画创作札记(一则)《霜重色更浓》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形式语言   中国工笔画   精神性   审美意识   创作观念   折枝花卉   写意画   敦煌壁画   竞秀  
描述: 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宽松、活跃的文化环境,更为工笔画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晚期的中国工笔画坛,打破了明清以降的沉寂与萧条,出现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新景观。天津杨柳青画社始终以推动当代工笔画的繁荣发展为己任...
< 1 2 3 ... 15 16 17 ... 64 65 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