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专】搜索到相关结果 550 条
-
温床(布面油画)
-
作者:
刘小东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段正渠
舞台美术
专业创作
艺术馆
首都师范大学
段建伟
作品
中国美术
油画
河南省
-
描述:
温床(布面油画)
-
从生活中酿出美的心曲
-
作者:
安雪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专题策划
艺术创作
故居
作品
孙中山
徐悲鸿
中国美术
油画
水彩画创作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徐悲鸿先生在“第一届全国木刻展览”会上,看到古元先生的《割草》(据当年—直陪同徐悲鸿参观展览的版画艺术家王琦先生回忆:徐悲鸿当时赞誉的作品是《铡草》,画面是农民铡草的场景,而多年来人们一直误认为是《运草》,画面是赶车运草的场面,这两幅都是古元的版画作品),这样称赞道:“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我唯对于还没有20年历史的中国新版画届已诞生一巨星,不禁深自庆贺。”作为解放区木刻在重庆的首次展出,古元的木刻作品就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受到普遍好评。 古元在木版画方面的艺术成就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作为延安木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特色以及朴实的木刻语言,从而成为中国新兴版画的经典。新中国成立后,其木刻作品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好生活为主,以抒情风格和独特的水印技巧与语言迎来其创作历程中的另一高峰。 在木刻之外,古元的水彩画同样具有深厚的造诣,他画了大量的水彩风景画,并创出自己独特的画风。水彩画一般多讲究色彩的丰富变化和用透明的感觉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这种以欧洲水彩画传统画风为主的作品。能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
引进.内化.拓展
-
作者:
黄丹麾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苏天赐
朱德群
油画民族化
印象派
专题策划
表现主义
捐赠
作品
中国油画
-
描述:
在“中国美术馆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中,共展出23位油画家的油画作品138件。从第一代油画家王悦之、陈抱一、潘玉良到第二、第三代油画家吴冠中、朱德群、苏天赐、靳尚谊、林岗、苏高礼等均有上乘之作。纵观此次捐赠展的油画作品,我们可以用“引进、内化、拓展”加以概括。 一、引进与传播 自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带来了西洋的《圣母子像》以来,西洋油画开始进入中国。进入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式微,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图强,希望用西方的现代化来拯救积贫积弱的祖国,因此西学得以东渐。伴随着学习“新学”、“西学”的热潮,西方美术得到进一步传播,油画也逐渐在中国推广开来,新式美术教育亦逐渐形成。而对西方油画的最初“引进”工作主要由20世纪初的出洋留学者完成,其中就包括此次捐赠展中王悦之、陈抱一、潘玉良等第一代中国油画家,他们从西方取得油画“真经”以后,为油画在中国的传播、推广和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西画在中国移植与传播的年代,王悦之(1894-1937)作为一个油画的传播者,1914年赴日留学。与早期留学日本的其他画家一样,他在日本学习时受到印象派画风的影响,所以,他归国后早期的油画具有印象派技法的表现特色:喜欢描绘外光,用色洒脱、色彩丰富斑斓,如《北海公园一隅》,有的色彩浓烈、笔触粗犷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如《北京德胜门》,也有写实技巧纯熟、构图严谨、色彩丰富的作品如《镜台》等,但总的说来具有印象派风格
-
中国美术馆藏韩乐然作品展
-
作者:
中国美术馆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馆藏
建党初期
吉林省
专科学校
作品
中国共产党
艺术追求
中国美术
革命活动
-
描述:
韩乐然,朝鲜族,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早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面坚持艺术追求,一面积极参加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1929年,韩乐然赴法国留学,后又到荷兰
-
技艺长青:周令钊艺术展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平江
艺术展
抗敌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
专科学校
广告设计
艺术设计
重要贡献
中国美术
-
描述:
美术专科学校开始,至今从艺80年。他的艺术人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从战争、动荡走向建设、发展的沧桑巨变,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美术百年来与时代发展同行的历程。从年轻时期开始,他就走上革命和艺术的道路
-
无碴轨道板养护工艺探讨
-
作者:
路振
来源:
科学之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养护
无渣轨道板
客运专线
制造工艺
-
描述: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无碴轨道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制造、养护工艺也成为制造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室外水平隧道窑养护、室内养护坑养护、室外养护坑养护三种养护工艺进行探讨,比较其优缺点,提出最优化的养护工艺。
-
无碴轨道板养护工艺探讨
-
作者:
路振
来源:
科学之友(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养护
无渣轨道板
客运专线
制造工艺
-
描述: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无碴轨道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制造、养护工艺也成为制造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室外水平隧道窑养护、室内养护坑养护、室外养护坑养护三种养护工艺进行探讨,比较其优缺点,提出最优化的养护工艺。
-
李玉娟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
瓷土
美术学院
李玉
文学硕士
湖北
作品
专业
学士
雕塑
-
描述:
李玉娟,女,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文学学士,湖北美术学院陶艺专业文学硕士。
-
“展教结合”是综合院校油画专业打造特色的一种有效举措
-
作者:
彭燃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学生
油画艺术
培养目标
专业教师
办学定位
综合院校
教学模式
专业教学改革
油画教学
-
描述: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教育改革大潮的掀起,教育产业化趋向和"扩招"政策的实施,使美术院校扩大规模,各类综合院校也纷纷增设美术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专业。中国的油画教育过去是传统精英式的学院教育,是培养专业对口的艺术人才,已经不能适应今天这个时代更为广泛的要求。"扩招"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又给油
-
《中国书画》百期·顾问、委员、名家题词:周京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顾问
名家
南京艺术学院
题词
《中国书画》
百期
委员
-
描述:
八方聚气,四海舒风。《中国书画》杂志百期志贺。——周京新 周京新,1959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通州。198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
1
2
3
...
41
42
43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