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内化.拓展
【类型】期刊
【作者】黄丹麾
【刊名】中国美术馆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苏天赐 朱德群 油画民族化 印象派 专题策划 表现主义 捐赠 作品 中国油画
【摘要】在“中国美术馆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中,共展出23位油画家的油画作品138件。从第一代油画家王悦之、陈抱一、潘玉良到第二、第三代油画家吴冠中、朱德群、苏天赐、靳尚谊、林岗、苏高礼等均有上乘之作。纵观此次捐赠展的油画作品,我们可以用“引进、内化、拓展”加以概括。 一、引进与传播 自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带来了西洋的《圣母子像》以来,西洋油画开始进入中国。进入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式微,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图强,希望用西方的现代化来拯救积贫积弱的祖国,因此西学得以东渐。伴随着学习“新学”、“西学”的热潮,西方美术得到进一步传播,油画也逐渐在中国推广开来,新式美术教育亦逐渐形成。而对西方油画的最初“引进”工作主要由20世纪初的出洋留学者完成,其中就包括此次捐赠展中王悦之、陈抱一、潘玉良等第一代中国油画家,他们从西方取得油画“真经”以后,为油画在中国的传播、推广和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西画在中国移植与传播的年代,王悦之(1894-1937)作为一个油画的传播者,1914年赴日留学。与早期留学日本的其他画家一样,他在日本学习时受到印象派画风的影响,所以,他归国后早期的油画具有印象派技法的表现特色:喜欢描绘外光,用色洒脱、色彩丰富斑斓,如《北海公园一隅》,有的色彩浓烈、笔触粗犷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如《北京德胜门》,也有写实技巧纯熟、构图严谨、色彩丰富的作品如《镜台》等,但总的说来具有印象派风格
【年份】2011
【期号】第2期
【页码】16-25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