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空间的若干维度与意味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形态   雕塑语言   艺术方式   景观雕塑   开放性   公共空间   作品   雕塑艺术   雕塑空间   维度  
描述: 本刊在上一期(第86期)就雕塑与空间形态的问题进行了笔谈。对于雕塑艺术的本体语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雕塑的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空间语义及语境,会使我们从不同维度去审视和体味,本期继续就"雕塑与空间"之形态问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深化对此问题的学术认识。
论雕塑与抽象形式的理念
作者: 闫小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语言   抽象艺术   抽象形式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阐述了抽象艺术的形式、风格及艺术思维理念对于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提出抽象艺术的思维和抽象艺术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写实能力和民族的文化基础之上;在当代世界雕塑发展的舞台上,就如何把握住抽象雕塑艺术的创作发展方向提出,必须在中国抽象雕塑艺术精神本源之上发掘拓展抽象艺术语言
十年磨一剑 ——贺黄剑荣膺“奥运艺术使者”称号
作者: 杨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语言   抽象艺术   抽象形式   传统文化  
描述: 一2018年8月12日,"黄剑奥运雕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这是由《雕塑》杂志社主办,主编朱尚熹主持的专业学术研讨会,活动邀请了国内雕塑界著名理论家、评论家、雕塑家等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首先参观了2008~2022五届"黄剑奥运雕塑"作品展。2008年《明皇贵妃马球图》群雕作品从全球两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
多彩的旋律 语言的飞扬——《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述评
作者: 刘欲晓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中心   国家大剧院   多元化   艺术家   展览   材料语言   年鉴   旋律   作品   传统雕塑  
描述: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通过线条、形体、结构和各种媒介材料的结合得以呈现,因其表面的块面转化、变化组合如同演奏出的多彩的旋律,所以也常常被称作凝固的旋律。建筑被誉为是凝固的音乐。雕塑与建筑均是以空间表达为体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在雕塑、建筑间界限渐趋模糊的当今。将雕塑置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国家大剧院这个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里举办,为雕塑作品提供了新的释读视角和多元化的对话语境。
有意味的负空间形体——吴蔚作品述评
作者: 胥建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述评   空间   当代艺术   意味   形体   作品   语言形式   人类精神  
描述: 雕塑自古以来一直以独特的形体与空间语言形式书写着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故事,具象也好,抽象也罢。形体的内涵从来不曾打破,空间的外延从来未被拓展,因为只要突破或拓出大概就不再是雕塑了。在当代艺术中,可以把装置艺术作为雕塑,也可以用雕塑来揭示观念,但艺术门类界限的打破一定是夹杂着某种意识,否则就是一种混淆。
雕塑空间形态的轨迹与延伸——第十七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阐述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论坛   空间形态   心理空间   艺术表现方式   表现功能   本体语言   与空间   雕塑艺术   视觉艺术  
描述: 有关"雕塑与空间"的探讨,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在当下雕塑艺术表现方式的繁杂语境中,重新审视雕塑艺术的本体语言,对于深化雕塑艺术的表现功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雕塑与空间的构造关系中所产生的结构,蕴含着
骑士的畅想——洛鹏的雕塑艺术
作者: 黄丹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侠士   学生时代   中国书法   活着   游侠骑士   均衡感   雕塑艺术   人物形象   动物本能  
描述: 在一个暴躁的时代,"善"与"做个好人"还是必要的吗?在生命的本身都不再有意义时,"做个好人"还有意义吗?更多的时候人们愿意选择虚伪而功利地活着,思想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与食物的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从不关心真理,从不关心民族的荣誉感。这种情境促使一些人萌发了对古代游侠骑士精神的无限向往。有机会和洛鹏成为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光凿去了狂妄,磨出了温润。洛鹏已经没有了学生时代的不羁;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种侠士般的人文情怀。这不仅是因为他对待家人
板式与建构 ——李先海木雕语言之评论
作者: 上兮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语言   怀旧情绪   人物形象刻画   评论   板式   人物形态   乡土题材  
描述: 李先海的木雕对于国内的木雕界乃至雕塑界应该都算是一次惊喜:长长的人物形态、家具式的建构语言、深入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充满怀旧情绪的乡土题材等等,等等.这样的惊喜使得他的作品在各种展示中屡屡得手,拿到
当代雕塑教育的摸索与建构
作者: 王梦佳   焦兴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模式   系主任   培养的   语言方式   美术学院   景观雕塑   当代性   突出特点   雕塑教育   四川美院  
描述: Jiao Xingtao, who has been the director of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Sichuan Fine Arts Academy since 2009, said that the typical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sculpture education in this Sculpture Department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 than to authority academicall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ystem construction than to following fixed mode in teaching, and keeping a certain distance away from leading culture in order to gain more developing space. As a new administrator and a famouse contemporary sculptor, what are his ideas and plans for sculpture education in this school? Let’s find the answer in the following dialogues between him and our reportor Wang Mengjia. 记:我们从历史材料中了解到,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已经有70年的历史,可谓传承深厚。
从形式、材料引发的思考——关于项祎《虚像点》的艺术探索
作者: 傅中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探索   像点   视觉效果   材料   硕士研究生   艺术探索   雕塑创作   语言表达  
描述: 项一的雕塑创作从最初的形式探索到后来的材料语言表达,是他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思考。项一是我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记得跟他说的最多的是“用作品说话”、“做有意义的雕塑”。当时,我给他布置过一次
< 1 2 3 ... 740 741 742 ... 769 770 7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