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尊重人民 尊重艺术规律: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训班学员座谈会纪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性   现实主义   苏联   俄罗斯   美术学院   现代性   艺术规律   西方现代主义   绘画   中国油画  
描述: 《美术》杂志主办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座谈会”,于2002年5月11日在北京和敬公主府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油训班”学员有冯法祀、秦征、靳尚谊、詹建俊、魏传义、何孔德、谌北新、王恤珠、尚沪生、张文新、汪诚一、袁浩、任梦璋。列席者有张雪茵、杨晓阳、王胜利、王洪义、刘新、彭薇等。会议由美术理论家、《美术》杂志负责人王仲主待。与会者都非常重视这次难得的会议,从上午到下午整整开了一天会,大家依然精神饱满,谈兴十足,连身体欠佳语言不畅的何孔德先生也一直坚持到会议结束。下面是会议发言的记录:王仲(《美术》杂志负责人):非常有幸来主持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借“马克西莫夫作品展”在北京展出之际,“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员们能够在结业45年之后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北京重新聚会,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已“七老八十”,坦率地说,以后再找机会聚起来,恐怕已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这次活动的策划者魏传义和谌北新两位先生,很早就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我当时凭直觉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聚会,应该召开一次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印记的很有历史价值的学术研讨会,让大家留下宝贵的回忆和见解。我的想法得到魏传义、谌北新两位先生的共鸣,...
中国工笔画的现代风神
作者: 王镛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简化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艺术   现代性问题   现代审美   西方现代艺术   优秀作品   艺术个性  
描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现代工笔画院承办的"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年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因画展和画院冠以"现代"一词,而格外引人关注。现代工笔画院院长王天胜阐明了办展宗旨,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立足当代,创作精品,推出新人。本届大展从应征投稿的数千件作品中最终评出参展的457件作品,特别是获
基础薄弱仍是当代雕塑水准不高的症结
作者: 叶繁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思想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雕塑家   空间关系   雕塑艺术   水准   写实性   基本问题   塑造能力  
描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和艺术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国雕塑呈现出多样化倾向和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雕塑界也逐渐浮躁起来,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对基本塑造能力的一种轻视和曲解。不少人认为,当下最应该玩的是"观念",很多雕塑家及学生已经不去触及写实类的雕塑创作及雕塑的基本技法的学习和探索,而是用其他类型的如
中国当代雕塑的几个问题
作者: 牛传成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规律性   限定性   装置艺术   艺术发展   当代艺术   后现代   西方现代主义   本体语言   雕塑家  
描述: 一、基本概念的无限泛化雕塑是一门既古老又在蓬勃发展的艺术,它有自身的独特性、规律性和限定性,这也是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存在的前提。然而,随着当代艺术的兴起,雕塑的边界在不断扩展,雕塑的概念在无限泛化。究其原因,首先是装置艺术的引入。装置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成品,既是材料也是物品,而物品除了自身的形态外,还包含
根本不存在抽象艺术
作者: 石村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法国哲学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史   艺术形象   康定斯基   逻辑思维方式   雕塑  
描述: 在世界艺术史中,"抽象艺术"一词被发明并反复使用,但实际上"抽象艺术"根本不存在。关于谁是"抽象艺术"一词的发明者,有很版本,有说是英国的爱德华·卢西·史密斯,有说是荷兰人凡·杜斯堡,有说是法国哲学家W·沃林格。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康定斯基被看作
海外传真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法国哲学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史   艺术形象   康定斯基   逻辑思维方式   雕塑  
描述: 抽象表现主义亮相英国伦敦9月24日,"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时隔六十载再次来到英国,于皇家艺术学院开幕。此次展出的150余件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包括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中最受赞誉的德·库宁(De Kooning),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
他拿起东方的歌琴弹奏着瑰奇的乐章--评唐湜的几篇意识流长诗
作者: 李春林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意识流动   东方化   西方现代派   浮雕   象征诗   评论家   天才   意识流手法   东方意识  
描述: 九叶派诗人是继戴望舒、冯至、何其芳之后奋力使新诗现代化的一个诗人群。而唐湜就是抒写过一些象征诗章的九叶诗人之一,更是当时他们中的主要评论家;他在1948年译出的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第一个《燃烧了的诺顿》,也启发另一九叶派诗人唐祈写出了《时间与旗》,对当时的大上海的现实面貌作出了天才的深刻刻划;杭约赫(曹辛之)又继而抒写了长诗《复活的土地》,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国的内战直写到上海的人民斗争,画出了多层次而又多侧面的浮雕式的一幅巨大壁画,堪称是“笼盖一代的”(唐湜语)现实史诗巨制。
锦瑟无端五十弦——试论格非小说中的时间与记忆
作者: 何涛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非小说   抽象雕塑   西方现代派文学   反传统   引论   摹仿   本体   先锋派小说   它是它   作家   典型性格   中介   叙事方式   体验过程   中国文坛   叙述故事   二十世纪  
描述: 一、引论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终于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感召下,出现了先锋派小说。先锋派之所以被人认为“先锋”,是因为这些作家们反传统的叙事方式,他们对于“怎么写小说”远比“小说写什么”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在他们手中的小说不再是仅仅叙述故事或是展示典型性格的中介。小说本身成为本体的体验过程,恰如抽象雕塑——不摹仿什么,不代表什么,它是它本身。格非在先锋派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家(作家
不负丹青 吴冠中
作者: 王恩山   来源: 文史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家   吴冠中   中央美术学院   西方现代艺术   作品   二十世纪   林风眠   中国美术   学士院   油画  
描述: 吴冠中,这位被国际艺坛认定为二十世纪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于2010年6月25日因肺癌而告别热爱他的人们,终年91岁。"据说人在死后的旅程中必将跨越一条河流,口渴了,喝一口河水,生前之事便统统忘光,不再有留恋与遗憾,这便是遗忘之河。我试着跨过这河流,最后不意落下几个彩点,还是留下了记忆",吴冠中曾说。他晚年与李政道交谈时,李政道的一句话对他触动很大:"上帝对生安排得比较好。对死嘛,潦草了一些。"90岁时,吴冠中也曾谈到死:"艺术与人生之间的矛盾太痛苦了,我活着也是苦熬的,也是苦撑,也是战斗,也是有压
简论胡真来的工笔艺术
作者: 楚桑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花鸟画   西方现代绘画   人文情结   艺术创作   中国画   艺术语言   现代意境   东方艺术   艺术个性  
描述: 简论胡真来的工笔艺术
< 1 2 3 ... 38 39 40 ... 42 43 44
Rss订阅